[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钢管用移动式抛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6185.4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5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钦生;崔强;梁静;耿慧莲;王晓浩;孙志瑞;汪健阳;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23/02;B24B23/08;B24B27/00;B24B29/08;B24B41/04;B24B47/12;B24B47/20;B24B47/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练兰英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管用 移动式 抛光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钢管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型钢管用移动式抛光装置,包括顶板、一号滚轮、二号滚轮、导向柱、一号电机和抛光机构;本发明通过将抛光装置安放在钢管上,一号滚轮的滚动面和二号滚轮的滚动面分别与钢管的外圆柱面接触,一号电机转动带动一号齿轮转动,一号齿轮带动二号齿轮转动,二号齿轮带动一号滚轮转动,带动一号滚轮在钢管上滚动,进而带动抛光装置在钢管外圆柱面上移动,移动时抛光机构对钢管进行打磨抛光,实现大型钢管的抛光;常规方案中大型钢管的抛光需要使用大型设备转动钢管,设备非常复杂,且对设备的动力要求高,而本方案中抛光装置的结构简单,不需要转动钢管,进而节约转动钢管需要的动力,进而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管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型钢管用移动式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用作于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的容器,还能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它也一种建筑钢材,用来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通常在钢管的初步加工完成后,钢管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毛刺和焊锡残留等不光滑的问题,这样就需要对钢管表面进行打磨抛光,以确保钢管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发挥最大的功用。
现有的抛光技术需要将钢管转动,这种打磨方法只适用于小型钢管,当需要对大型钢管进行抛光时,需要使用大型的设备转动大型钢管,并且需要强大的动力才能使大型钢管转动,当动力不足时无法实现大型钢管的抛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型钢管用移动式抛光装置。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大型钢管进行抛光时,需要使用大型的设备转动大型钢管,当动力不足时无法实现大型钢管的抛光的问题,也就是用于解决大型钢管的抛光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钢管用移动式抛光装置,包括顶板、一号滚轮、二号滚轮、导向柱、一号电机和抛光机构;所述顶板两端对称设置所述一号滚轮;所述一号滚轮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一号滚轮两端对称设置一号固定板;所述一号滚轮与所述一号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一号固定板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滚轮的滚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一号V形环槽;所述一号滚轮的下方设置所述二号滚轮;所述二号滚轮的滚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二号V形环槽;所述二号滚轮两端对称设置所述导向柱;所述二号滚轮与所述导向柱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柱与所述一号固定板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一号滚轮的一端设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与所述一号滚轮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上方设置所述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的转轴端部设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与所述一号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齿轮与所述二号齿轮啮合;所述顶板在所述一号齿轮与所述二号齿轮啮合处设置一号避让槽;所述一号避让槽用于避开所述一号齿轮和所述二号齿轮;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所述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一号滚轮之间;所述抛光机构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抛光机构用于打磨抛光钢管的外圆柱面。
工作时,将抛光装置安放在钢管上,使一号滚轮和二号滚轮分别位于钢管的上下两侧,使一号滚轮的滚动面和二号滚轮的滚动面分别与钢管的外圆柱面接触,一号电机转动带动一号齿轮转动,一号齿轮带动二号齿轮转动,二号齿轮带动一号滚轮转动,又因为一号滚轮的滚动面与钢管的外圆柱面接触,进而带动一号滚轮在钢管上滚动,进而带动抛光装置在钢管外圆柱面上移动,移动的过程中抛光机构对钢管的外圆柱面进行打磨抛光,进而实现大型钢管的抛光;常规技术方案中大型钢管的抛光需要使用大型设备转动钢管,设备非常复杂,且对设备的动力要求高,而本方案中抛光装置的结构简单,不需要转动钢管,进而节约转动钢管需要的动力,进而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61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铝型材自动喷涂装置
- 下一篇:薄膜水压-吸单元模型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