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合成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6543.1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2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付予昂;张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明量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54;C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周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极性 大带隙 氧化锌 量子 合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锌有机盐、乙醇置于含有磁子的三口烧瓶中搅拌,加热,回流25-35min,接着加入短链醇胺类溶剂,继续搅拌回流25-35min,获得前驱体;
S2:将氢氧化锂、磁子置于甲醇中超声25-35min,获得过饱和溶液;
S3:将步骤S1中的前驱体倒入至S2中的过饱和溶液中,在20-35℃下以1200rpm的速度搅拌反应10-100min,获得反应液;
S4:将步骤S3中的反应液离心分离,收集分离的上清液;接着往上清液中加入反溶剂,离心分离,获得固体物质;最后将固体物质分散于三氟乙醇中离心分离,取出上清液并用0.45μm滤网过滤,即得到澄清的氧化锌量子点分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锌有机盐为二水合乙酸锌;所述短链醇胺类溶剂包括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锌有机盐与短链醇胺类溶剂的摩尔比为1:0.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锌有机盐与步骤S2中氢氧化锂的质量比为4-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加热回流温度为60-90℃,时间为30min;再加入短链醇胺类溶剂后继续搅拌回流时间为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超声时间为30min;所述步骤S3中的反应时间为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反溶剂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反溶剂与上清液的体积比为3-10:1;其中离心转速为8000rpm,时间为5-20min。
8.一种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合成方法中获得的氧化锌量子点分散液进行物理性能、光谱性能测试;其中,所述氧化锌量子点的带隙为3.95ev,直径为2.93nm;所述氧化锌量子点分散液在可见光以及365nm紫外光下呈透明状,在265nm紫外光下呈淡蓝色;在320nm激发光下的荧光发光峰为485nm,且荧光光峰发生蓝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量子点表面由短链醇胺类溶剂、锂离子配体共同钝化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极性大带隙氧化锌量子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量子点呈胶体状均匀分散在极性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明量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阳明量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65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扭力测试冶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高低潮推算乘潮水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