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管线装配式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6581.7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8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婷;刘锋涛;韦东奇;廖梅丽;韦美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T17/00;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机电 管线 装配式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管线装配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设计依据、BIM设计阶段、预制材料加工阶段、模拟施工阶段和现场装配施工阶段,其中确定设计依据包括确定设备的参数、确定相关的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的国家及行业规范;
BIM设计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整理最新的施工图,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精装各专业图纸,然后再将其分别创建三维模型图,最后再将各三维模型图整合为BIM模型;
S2、BIM模型的深化修正,考虑实际安装过程中各管线的安装位置位置,对可能存在位置冲突的管线的设计位置进行修正;
S3、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现场扫描,从而获得完整的空间三维信息,然后再将扫描的现场图转化为BIM模型,并与上述设计的BIM模型进行对比校正,从而优化管线的排布位置。
S4、设计预制材料的加工图,根据不同的装配要求和加工区域的不同,构建出各预制构件的模型,然后对不同的预制构件进行编码,之后再标注好各预制构件的加工的要求;
S5、出装配详图,根据BIM模型做出详细的装配图,对各管线的装配位置、连接信息、施工要求以及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标注说明,从而便于施工人员的安装实施。
预制材料加工阶段,根据上述BIM模型中对各预制构件加工要求的标注对各构件进行加工,从而得到所需要的预制构件,然后再根据设计的BIM模型中对各预制构件的编码将加工好的预制构件进行一一对应编码,从而方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各构件的使用;
模拟施工阶段包括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将人员配置、现场施工安排、场地布置和总体规划整合在一起,从而初步判断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施工进度的把控,然后再根据存在的不足对BIM模型进一步进行优化;
现场装配施工阶段,将优化模拟施工后的BIM图做出最终的装配详图,然后再根据最终的装配详图进行现场施工安装,安装完成后再进行验收和试运行,验收合格后再确定形成完整的BIM模型,并且对从设计模型到最终完成交付的所有过程的数据进行留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管线装配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预制构件的编码采用二维码技术,根据设计需求在不同的预制构件上喷涂上相应的二维码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管线装配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图案中包含预制构件的材质以及生产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管线装配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现场扫描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管线装配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校正BIM模型根据扫描得到的现场的三维结构信息,确定管线的合适安装位置,避开建筑的横梁、立柱等不方便打孔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管线装配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的装配详图中对重点的位置以及施工难度大的位置进行了标注,并对相关的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列举并列出解决的办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工学院,未经柳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65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