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薄膜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6602.5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8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余立;付宜韬;王慧萍;林渊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温州富嘉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3/06;C08L29/04;C08L71/02;C08K13/06;C08K9/06;C08K3/36;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350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薄膜 包装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E薄膜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E薄膜包装材料按照质量份数由PE树脂60‑90份、聚乙烯醇30‑35份、聚环氧乙烷6‑9份、丙三醇12‑15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3‑8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纳米氧化锌4‑6份、油酸5‑12份组成。本发明通过聚乙烯醇的添加实现包装材料的气体阻隔性与安全性的提升,升温可降解性更好;在包装材料中加入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与改性氧化锌,化学稳定性更好,使用安全性更好,并且能够实现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的提升,优化PE薄膜包装材料的整体性能。本发明的PE薄膜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PE薄膜包装材料性能更优,更符合食品安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E薄膜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塑料薄膜材料稳定性较差,在受热和光照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分解,同时力学强度也会下降,作为食品包装而言,长期使用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不能达到无菌的要求,这些都限制了塑料薄膜材料的适用范围。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塑料薄膜材料稳定性较差、老化分解、力学强度无法满足食品包装要求,长期使用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不能达到无菌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E薄膜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E薄膜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PE薄膜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质量份数称取PE树脂、聚乙烯醇,将称取的PE树脂、聚乙烯醇分别置于烘干箱进行干燥;
步骤二,将干燥后的PE树脂与干燥后的聚乙烯醇置于反应釜中,加入聚环氧乙烷、油酸,搅拌均匀后关闭反应釜,反应得到聚合物;
步骤三,进行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并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进行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并对纳米氧化锌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纳米氧化锌;
所述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包括:
(3.1)选择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改性剂;
(3.2)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于乙醇溶液中,得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对溶液进行超声分散;
(3.3)在超声分散后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4-5,得到改性溶液;
(3.4)将纳米二氧化硅置于改性溶液中,设定温度为68-70℃进行改性,得到纳米二氧化硅;
步骤四,进行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纳米混合物;
步骤五,在聚合物中加入纳米混合物,充分搅拌后加入丙三醇,得到PE薄膜原料;
所述在聚合物中加入纳米混合物,充分搅拌后加入丙三醇,包括:
(5.1)将聚合物搅拌均匀,升温至110-115℃,保温至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态聚合物;
(5.2)在液态聚合物中加入纳米混合物,得到纳米溶胶;
(5.3)对纳米溶胶进行超声处理,超声频率为20-30kHz,超声时间为10-15min;
(5.4)继续进行超声处理,直至纳米体系完全分散,加入丙三醇得到PE薄膜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温州富嘉包装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温州富嘉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6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