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天线及自校准网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6834.0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6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更生;肖利;肖润均;陈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26 | 分类号: | H01Q3/26;H01Q1/50;H01Q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封浪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天线 校准 网络 结构 | ||
1.一种阵列天线自校准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等比无源功分网络和组数与所述等比无源功分网络接口数量对应的馈电耦合网络;各组所述馈电耦合网络分别由若干个耦合线基本网络单元通过串行的方式连接形成统一传输通道,该统一传输通道由一个耦合网络公共端口连接到无源功分网络对应的接口;各耦合线基本网络单元均由关于带状线传输线(7)成镜像分布的一对耦合线基本单元构成;
所述耦合线基本单元包括定向耦合电路(3)和馈电传输线(4),所述定向耦合电路(3)传输方向与所述馈电传输线(4)方向垂直,所述定向耦合电路(3)通过微带线连接于所述馈电传输线(4)中部位置;所述定向耦合电路(3)采用蛇形微带线结构;所述馈电传输线(4)的一端设计T/R接口(1),另一端设计馈电传输线枝节(2);
所述定向耦合电路(3)由一个直线型传输线和蛇形传输线组成,所述直线型传输线与所述馈电传输线(4)连接形成一个定向耦合器,所述蛇形传输线与所述直线型传输线连接形成一个反相电路;
各所述耦合线基本单元的定向耦合器(3)均经带状线传输线(7)传输;所述带状线传输线(7)两端均连接有耦合网络公共端口(5),一端的耦合网络公共端口(5)用于与所述无源功分网络连接,另一端的耦合网络公共端口(5)用于与匹配负载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天线自校准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网络公共端口(5)位于与自校准网络对应的阵列天线包络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天线自校准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围所述耦合线基本网络单元、所述耦合网络公共端口(5)和所述带状传输线(7)密集分布有金属化隔离柱(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天线自校准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隔离柱(6)的直径为0.3mm,相邻金属化隔离柱(6)之间间距为0.6~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天线自校准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传输线枝节(2)为扇形或矩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天线自校准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线基本单元所限制的阵列天线通道间距与对应的阵列天线二分之一工作波长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阵列天线自校准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功分网络包含耦合网络接口(11)、微带传输线(12)、威尔金森功分器(13)、功分网络公共端口(14)和贴片匹配负载(15);各所述耦合网络接口(11)用于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馈电耦合网络;各所述各耦合网络接口(11)经所述微带传输线(12)依次连接到若干级威尔金森功分器(13),最终连接到所述功分网络公共端口(14);所述贴片匹配负载(15)用于对威尔金森功分器(13)进行多余端口匹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天线自校准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耦合网络接口(11)等间距排布。
9.一种自校准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阵列天线自校准网络结构,所述阵列天线的天线单元为多层微带天线形式,所述阵列天线自校准网络结构位于天线单元的中间层,各所述耦合线基本单元的所述定向耦合电路(3)与所述馈电传输线(4)均分布于同一介质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68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