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内光声成像激光消融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7688.3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吉训明;付博;李静;尚策;徐立军;吕文浩;欧阳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24 | 分类号: | A61B18/24;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内光声 成像 激光 消融 导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内光声成像激光消融导管,采用了全光纤阵列式排布和双空心式设计的血管内光声成像激光消融导管,用于对血管内的病变进行实时成像和消融治疗。此导管包括管头端、管壁部、管腔部和管尾端。导管管头端最中心部分的圆形孔径为引导导丝孔径,允许导管灵活地穿过引导导丝。导管管头端中心的圆形孔径外围设计环形孔隙为生理盐水注入孔径,用于生理盐水的注入。导管内由多根光声成像和激光消融所使用的光纤和头端带有传感器的光纤依次相邻同心圆阵列式排布。导管管壁部设有微型弹簧和柔性材料,控制导管成像和治疗的弯曲角度。本导管设计可以提高血管内的成像速度,将血管内成像和血管内治疗更好的结合起来。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管内光声成像激光消融导管。
(二)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由于血管中脂质代谢障碍,血管内出血及血栓形成,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使得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血管内光声成像技术可以对粥样硬化斑块的具体成分进行检测。该技术基于光声效应,脉冲激光激励下的生物组织产生超声信号,超声信号被接收后,通过反投影算法将其携带的时间信息和强度信息转化为能够反映血管内结构和组织吸收分布的可视化图像。光声成像技术在保持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成像深度更大,能够对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内易损斑块进行高分辨成像。同时,激光消融也广泛的用于心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准分子激光用于血管内斑块的修饰,但是作用深度较浅,无法完全清除血管内斑块。因此需要使用多种波长的激光来用于血管疾病的治疗。基于避免激光伤害血管壁和精确地作用于血栓斑块的目的,将血管内光声成像技术和激光消融技术进行结合来精确治疗血管内疾病。目前尚无血管内成像和激光消融结合的导管或类似产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血管内光声成像激光消融导管。本发明是在血管内将光声成像和激光消融进行一体式组合,对血管内的斑块血栓进行实时成像和实时消融治疗。
血管内光声成像激光消融导管采用了全光纤阵列式排布和双空心式设计。关于导管的具体设计分为四部分:管头端,管壁部,管腔部和管尾端。导管管头端最中心部分设计为一个圆形孔径,允许导管灵活地穿过引导导丝,到达病变的具体位置。导管管头中心的圆形孔径外围设计环形孔隙,允许生理盐水的注入。通过生理盐水盐水的注入可以排除血液的干扰和减少血管壁的损伤,更有助于进行成像和治疗。导管管头外围由多根光声成像和激光溶栓所使用的光纤依次相邻同心圆阵列式排布。其中一部分光纤的头部具有微型的传感器,用于接受光声信号。导管管壁内外设有微型弹簧和柔性材料,用于控制导管成像和治疗的弯曲角度。导管管腔内部留有导丝孔径、生理盐水注入孔径和多根光纤。导管管尾部设计了生理盐水的导入口。导管中头部带有微型传感器的光纤连接至成像设备,血管内光声成像的光源和激光消融所使用相同的光纤连接至多波长功率可调的激光器。
本发明的血管内光声成像激光消融导管是在导丝的引导下,通过生理盐水的注入将成像区域的血液推开,减少对光线的干扰。激光光源由血管内光声成像光纤传输到血管内斑块组织,将血管内组织受到的声信号反射回光声成像光纤的头端。经过光纤头端的传感器和成像设备对声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实时的血管内图像。根据血管内的图像对导管进行调整角度和选择不同的波长对血管内的病变进行治疗。最终实现血管内成像和激光消融实施同步进行,缩短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时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第一方面:血管内光声成像激光消融导管采用全光纤式排布,缩小导管的尺寸使得血管内成像和激光消融治疗同步进行,缩短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时间;
第二方面:导管内设置生理盐水注入孔径,生理盐水的随时注入有助于成像的快速采集,同时在激光消融时也有助于保护血管壁;
第三方面:导管内光声成像的光源光纤和头端带有传感器的光纤依次相邻同心圆式阵列排布,采集更多血管内组织的信息,缩短了成像的时间,可得到血管内部多方位多角度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76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多命令解析的场景判断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托竹荪的混合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