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丹葶肺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8687.0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0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潘一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万通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K9/16;A61K47/36;A61K47/10;A61K47/04;A61P9/00;A61P11/0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于晓庆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丹葶肺心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丹葶肺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颗粒制备领域,解决了现有丹葶肺心颗粒的制备方法存在的颗粒制备收率较低、颗粒在常温水中的溶解速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干燥、粉碎、CO2超临界萃取、浓缩、向所得清膏中加入木糖醇和糊精,混匀,室温条件进行加压处理,压力为1.3~1.5MPa,1~2min后释放压力;将淀粉和水在87~92℃下反应3.5~4.5min,获得淀粉凝胶;将加压膨化产物和水加入到上述淀粉凝胶中,混合均匀,经喷雾干燥后即得空心颗粒。本发明提高了丹葶肺心颗粒制备收率以及颗粒在常温水中的溶解速率。所制备的丹葶肺心颗粒,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肺心病(发作期)属痰热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颗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丹葶肺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和疑难病症,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肺心病的并发症一般有肺性脑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常伴随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症状。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肺心病的起因有个体易感因素、遗传、气道高反应性、环境因素、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等均与本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目前,国内外关于肺心病的治疗还缺少特别有效的疗法和药物。一般情况下,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抗感染治疗、控制呼吸衰竭和控制心衰以及抗心律失常。但是,西药治疗难以保证疗效和耐药性问题。而中药制剂的疗法存在见效慢的问题。
中药颗粒的制备在中医学领域中常采用溶剂提取、滤液浓缩、加辅料后制成实心颗粒状即得。这种制法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最终制得的颗粒收率较低,一般仅有50~60%左右;另外,所制得的颗粒一般在常温下的水(25℃)中的溶解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丹葶肺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丹葶肺心颗粒的制备方法存在的颗粒制备收率较低、颗粒在常温水中的溶解速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丹葶肺心颗粒,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麻黄17.6~88份;石膏52.8~264份;鱼腥草44~220份;前胡35.2~176份;苦杏仁26.4~132份;浙贝母35.2~176份;葶苈子35.2~176份;桑白皮35.2~176份;枳壳26.4~132份;丹参26.4~132份;川芎17.6~88份;太子参26.4~132份;甘草17.6~88份。
本发明的丹葶肺心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干燥
将麻黄、石膏、鱼腥草、前胡、苦杏仁、浙贝母、葶苈子、桑白皮、枳壳、丹参、川芎、太子参、甘草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80℃,干燥时间为0.5~1h;
步骤二、粉碎
将干燥后的麻黄、石膏、鱼腥草、前胡、苦杏仁、浙贝母、葶苈子、桑白皮、枳壳、丹参、川芎、太子参、甘草粉碎至100~120目;
步骤三、CO2超临界萃取
将所得混合粉末和改性剂共同放入CO2超临界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萃取;
步骤四、浓缩
将超临界萃取产物过滤掉杂质后,将滤液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步骤五、加压膨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万通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万通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8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