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8969.0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6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林;韩特;刘俊;陈钢;庞宣明;陈晓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5/52 | 分类号: | B29C65/5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火箭发动机 封头段内 绝热 粘贴 装置 | ||
1.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装置和粘贴装置;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基座(11)以及设置基座上的支撑架,支撑架通过旋转机构连接,两个粘贴装置分别通过悬臂与支撑架(14)连接,并向调节平台的一侧延伸,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架(14)转动,使其中一个粘贴装置进入工作位置;
所述粘贴装置包括两个粘贴臂(61)、固定座(66)、关节模组(64)、擀压装置(63)和转动机构(7);
所述两个粘贴臂(61)沿固定座(66)的轴中心对称设置在固定座(66)的两侧,并且粘贴臂(61)的一端与固定座(66)铰接,固定座(66)的一端通过关节模组(64)与转动机构(7)的端部连接,转动机构(7)通过悬臂与旋转装置(1)连接;
所述擀压装置(63)包括丝杠滑块机构和连接臂(31),丝杠滑块机构与固定座(66)连接,并能够沿固定座(66)的轴向移动,连接臂(31)的一端与丝杠滑块机构连接,另一端与粘贴臂(61)的连接,丝杠滑块机构能够使粘贴臂(61)沿铰接端转动角度对绝热层软片施加压力,使其粘贴在发送机壳体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装置还包括喷胶机械手,喷胶机械手设置在旋转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滑块机构包括滑环(32)、滑块和丝杠(34);
所述固定座(66)通过套筒(65)与关节模组连接,丝杠设置在套筒中,滑块配套在丝杠(34)上,套筒的侧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槽,滑环(32)套设在套筒上,滑块的上端伸出导向槽与滑环(32)连接,滑环(32)通过连接臂(31)与粘贴臂的内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臂(61)包括第一粘贴臂(611)、第二粘贴臂(612)和欠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粘贴臂(611)的一端与固定座(66)的一侧铰接,另一端通过欠驱动装置与第二粘贴臂(612)的一端连接,当第一粘贴臂(611)和第二粘贴臂(612)接在发动机壳体端头的内壁上,欠驱动装置用于第二粘贴臂(612)施加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欠驱动装置包括转轴(21)、扭簧(22)和固定杆(23);
两个固定杆分别设置在第一粘贴臂(611)和第二粘贴臂(612)拼接处的内壁上,扭簧套接在转轴上,扭簧(22)的两个扭力臂分别与两个固定杆连接,用于对第一粘贴臂(611)和第二粘贴臂(612)施加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臂上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用于产生负压将绝热层软片吸附在粘贴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粘贴臂表面的吸附槽,以及设置在粘贴臂背部的吸附杆,吸附杆和吸附槽中设置有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臂上设置有辅助粘贴架(9),包括气缸(91)和辅助杆(92),气缸(91)固接在粘贴臂(61)的背面,辅助杆(92)沿粘贴臂的延展方向设置,辅助杆(92)的中部与气缸(91)的活塞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旋转臂(71)、驱动齿轮(72)、内齿轮(73)和固定基座(74);
所述固定基座(74)与旋转装置(1)固接,固定基座固接有定位轴,旋转臂(71)套设在定位轴上,固定基座上设置有电机,驱动齿轮(72)与电机连接,内齿轮(73)设置在旋转臂(71)的端部并与驱动齿轮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限位齿轮(12)和主动齿轮(13),支撑架(14)为L型支架,其拐角与基座(11)铰接,限位齿轮(12)固接在支撑架(14)拐角的一侧,主动齿轮(13)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并与限位齿轮(12)啮合,旋转驱动装置固接在基座(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89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