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浮强化多级纤维聚结除油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9207.2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白志山;吕福炜;鲁朝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李鸿儒;程意意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多级 纤维 聚结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气浮强化多级纤维聚结除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一个聚结罐体(1),从左至右包括整流单元(1-1)、聚结单元(1-2)和出水单元(1-3),
所述整流单元(1-1),连接有进液口(2),腔内设有整流板(3);
所述聚结单元(1-2),依次包括位于聚结单元最前端的破乳层(4)、位于聚结单元中间段的聚结层(5)及位于聚结单元后部的排液层(7),聚结层(5)与排液层(7)间隔区的上部设有第一油相排出口(6),第一曝气区(8)设置于聚结层(5)与排液层(7)间隔区的下部,第二曝气区(9)设置于排液层(7)下端;
所述出水单元(1-3),在其上端设置有第二油相排出口(11),下端设置有水相排出口(10);
所述破乳层为直径1~10μm疏油性纤维制成的纤维床层,纤维床层孔隙率为0.75~0.95;
所述聚结层(5)由混编不锈钢丝纤维网制成,所述混编不锈钢丝纤维网由亲油性纤维与不锈钢丝混编而成,所述亲油性纤维直径为10~30μm,不锈钢丝直径为200~230μm,所述聚结层(5)以对角线为界设ε1、ε2两个孔隙率,ε1为对角线前侧床层的孔隙率,ε2为对角线后侧床层的孔隙率,ε1为0.65~0.75,ε2为0.50~0.65,不锈钢丝在整体床层中的体积不超过10%;
所述排液层(7)由混编亲水疏油性纤维网制成,所述混编亲水疏油性纤维网由亲水疏油性纤维和不锈钢丝混编而成,亲水疏油性纤维直径为10~50μm,不锈钢丝直径为200~300μm;所述排液层(7)孔隙率中间部分为0.5~0.7,向两端呈梯级增大,最大孔隙率为0.7~0.8,不锈钢丝在整体床层中的体积不超过10%,排液层下端垂直于流体流向设置贯穿式气道(71),气道宽d为1~10mm,气道深度L2为50~100mm,排布间距L1为5~10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板(3)为选自多孔管、分支管、防冲挡板、斜板和列式叶片中的一种。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的装置的气浮强化多级纤维聚结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待处理含油污水经进液口(2)进入聚结罐体(1),首先经过整流板(3),使流体在流动方向上均匀分布;
(b)将步骤(a)中整流后的流体通入破乳层(4),实现乳化液的物理破乳;
(c)将步骤(b)中破乳后的流体通入聚结层(5);
(d)在步骤(c)中聚结后的油相,经过第一曝气区(8)的上方,一部分油相通过第一油相排出口(6)排出;
(e)在步骤(d)中没有排出的油相进入排液层(7),经第二曝气区(9),从第二油相排出口间歇流出,水相经水相排出口(10)连续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在所述含油污水中含油浓度不大于1000mg/L,流体在装置中的表观流速小于0.05m/s。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区(8)气体流量是污水流量的0.5-3.0%,控制气泡直径10-100μm;第二曝气区(9)气体流量是污水流量的0.1-1.0%,控制气泡直径10-50μ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曝气区设有微纳米曝气头,微纳米曝气头的进气端通入气体,所述气体选自氮气或空气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92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科B超显示屏生产用表层覆膜装置
- 下一篇:医用导管及医用导管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