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药物研磨装置及其研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9791.1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花 |
主分类号: | B02C4/10 | 分类号: | B02C4/10;B02C4/02;B02C4/28;B02C2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人才汇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3 | 代理人: | 常银焕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药物 研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药物研磨装置及其研磨方法,包括研磨箱,研磨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研磨腔,第一研磨腔的内腔设有第一研磨组件,研磨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研磨腔,第二研磨腔的内腔设有第二研磨组件,第二研磨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排料通道,研磨箱的正面开设有集料槽,集料槽内壁的顶部设有筛分板,集料槽的内腔且位于筛分板的下方位置处滑动套接有集料框。本发明利用集料槽、筛分板和集料框的设置,通过集料槽和集料框将排料通道分流,同时通过筛分板将较大的生物药物颗粒和较小的生物药物颗粒进行分离,在研磨箱排料的过程中便可完成筛分工作,无需再后续添加筛分步骤,减少了生物药物加工的时间,提高了生物药物加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药物研磨装置及其研磨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药物,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和原生物制药。生物药物的原料来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生物材料,例如人体、动植物、微生物和各种海洋生物,另一种是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制得的微生物或细胞。
生物药物在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将生物药物从大颗粒研磨成小颗粒或粉末状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现如今生物药物用研磨装置在对研磨后的生物药物进行排料工作时,只会采用一个排料通道,但在研磨后的生物药物中仍会含有较大的颗粒,故在研磨装置排料完成后,需要对研磨后的生物药物添加一步筛分工作,从而增加了工序,延长了生物药加工的时间,降低了生物药物加工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药物研磨装置及其研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药物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所述研磨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研磨腔,所述第一研磨腔的内腔设有第一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箱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研磨腔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研磨腔,所述第二研磨腔的内腔设有第二研磨组件,所述第二研磨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排料通道,所述研磨箱的正面开设有集料槽,所述集料槽和排料通道连通,所述集料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分板,所述集料槽的内腔且位于筛分板的下方位置处滑动套接有集料框。
优选的,所述研磨箱的正面且位于集料槽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一侧与集料框的一侧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料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拉环,所述抽拉环的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摩擦纹,所述排料通道的内腔嵌设有口塞。
优选的,所述第一研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研磨腔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研磨腔内壁的另一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研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研磨腔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研磨辊,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二研磨腔内壁的另一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
优选的,所述研磨箱的内部且位于第二研磨腔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电机腔内壁的一侧并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研磨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第二研磨腔连通,所述第一研磨腔和第二研磨腔内壁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条,所述第一研磨腔和第二研磨腔内壁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刮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花,未经刘福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9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