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PF碳载量估算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0161.6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芳;韩虎;王梅俊;杨晓莹;郑攀;程欢;李林;白桃李;陈玉俊;周杰敏;张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F01N3/022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张雯俐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pf 碳载量 估算 方法 系统 | ||
1.一种DPF碳载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车辆运行时DPF前后的压强差;
调用初始流阻系数和DPF上一次自学习的残留灰分流阻系数,结合车辆运行时DPF前后的压强差,得到当前压强差下初始流阻产生的压降和残留灰分产生的压降,其中,获取所述的初始流阻系数,包括以下步骤:获取DPF初始安装时前后两端的压强差;根据DPF初始安装时前后两端的压强差,计算得到DPF初始安装时的初始流阻系数;所述的初始流阻系数通过二次函数计算,具体地:根据公式△Pinit=a·μ·Qinit+b·ρ·Qinit2求得初始流阻系数a和b,其中,μ为排出气体的动力学粘度,Qinit为测△Pinit时的流量,ρ为排出气体的密度,△Pinit为DPF初始安装时前后两端的压强差;
根据当前DPF前后的压强差以及该压强差下初始流阻产生的压降和残留灰分产生的压降,得到由碳载量造成的压降,从而得到DPF的碳载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PF碳载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学习的残留灰分流阻系数,根据以下步骤获取:
当DPF的碳载量达到设定阈值时,启动DPF再生;
当DPF满足灰分流阻系数自学习条件时,获取DPF再生后DPF前后的压强差,结合初始流阻系数计算当前压强差下初始流阻产生的压降,以得到DPF再生后残留灰分产生的压降;
根据DPF再生的残留灰分产生的压降,得到DPF再生后的残留灰分流阻系数作为自学习的残留灰分流阻系数替代上一次自学习的残留灰分流阻系数;
其中,第一次自学习的残留灰分流阻系数为设定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DPF碳载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学习条件为上一次自学习后车辆行驶达到设定里程或者车辆所消耗燃油达到设定燃油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PF碳载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自学习的残留灰分流阻系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公式P(i)init=a·μ·Q(i)+b·ρ·Q(i)2计算得到DPF第i次自学习时DPF再生后初始流阻产生的压降△P(i)init,其中,Q(i)为DPF第i次自学习时DPF再生后计算残留灰分流阻系数时的流量;
根据公式△P(i)ash=△P(i)tot-△P(i)init计算得到DPF第i次自学习时DPF再生后残留灰分产生的压降△P(i)ash,△P(i)tot为获取的DPF第i次自学习时再生后DPF前后的压强差;
根据公式△a(i),△b(i)=f(△P(i)ash,Q(i))计算得到DPF第i次自学习的残留灰分流阻系数△a(i),△b(i)。
5.如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DPF碳载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DPF前后的压强差时,获取DPF的温度,通过获取的温度和压力修正动力学粘μ和排出气体的密度ρ。
6.一种实施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PF碳载量估算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车辆运行时DPF前后的压强差;
残留灰分压降计算模块,其用于调用初始流阻系数和DPF上一次自学习的残留灰分流阻系数,其用于结合车辆运行时DPF前后的压强差,得到当前压强差下初始流阻产生的压降和残留灰分产生的压降;还用于获取所述的初始流阻系数,包括以下步骤:获取DPF初始安装时前后两端的压强差;根据DPF初始安装时前后两端的压强差,计算得到DPF初始安装时的初始流阻系数;所述的初始流阻系数通过二次函数计算,具体地:根据公式△Pinit=a·μ·Qinit+b·ρ·Qinit2求得初始流阻系数a和b,其中,μ为排出气体的动力学粘度,Qinit为测△Pinit时的流量,ρ为排出气体的密度,△Pinit为DPF初始安装时前后两端的压强差;
碳载量估算模块,其用于根据当前DPF前后的压强差以及该压强差下初始流阻产生的压降和残留灰分产生的压降,得到DPF内由碳载量造成的压降,从而得到DPF的碳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01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