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圈动态形变检测系统及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0253.4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5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邵毅敏;曾笠玲;张玉东;陈振宇;许晋;丁晓喜;王利明;杨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21 | 分类号: | G01M13/021;G01M13/028;G01B21/32;G06F17/15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顾晓玲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形变 检测 系统 评估 方法 | ||
1.一种齿圈动态形变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齿圈端面上均布的2N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通过灵敏度系数获取多通道的振动加速度信号a1,a2,…,a2N;
步骤二、通过周向呈180°布置的两对加速度信号、基于空间投影技术获得N组扭振加速度av1,av2,…,avN;
步骤三、基于N组扭振加速度av1,av2,…,avN差异得到该齿圈变形矩阵ψ=(ξ1,ξ2,...,ξN),扭振信号时序点为i,扭振信号序号为k,信号总长度为Mt,
步骤四、得到齿圈实时动态变形序列λ(i)以及动态变形因子κ,
κ=max[λ(i)],i=0,1,2,...,Mt
根据动态变形序列λ(i)以及动态变形因子κ分析齿圈的形变程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动态形变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获取扭振加速度的方法为:
设置加速度测点k和测点N+k,加速度测点k处的扭振加速度为avk,齿圈的平动加速度为am,avk与am的夹角为α,传感器灵敏度方向与齿轮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θ,g为重力加速度,获取测点k与测点N+k的加速度ak和aN+k,即:
ak=avk+amsinα
=avk+amcosα+gsinθ,
aN+k=-avk+amsinα
=-avk+amcosα+gsinθ
计算扭振加速度
avk=(ak-aN+k)/2,k=1,2,...,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动态形变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获取的多通道的振动加速度信号a1,a2,…,a2N采用线性相位FIR高通滤波器去除原始信号的低频噪声。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齿圈动态形变评估方法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速度感知模块、信号调理模块、AD采样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加速度感知模块包括2N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均匀排布在齿圈周向上,用于采集加速度信号;
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入端与加速度感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加速度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及模数转换;
AD采样模块的输入端与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采集每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AD采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完成特征数据的边缘处理与存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路控制开关,多路控制开关设置在加速度感知模块与信号调理模块的连接电路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多路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环自发电模块,磁环自发电模块的供电端与各模块连接,用于供电。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有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02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