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入式基础地基承载力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0882.7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4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钊;陈培帅;冯龙健;李德杰;潘济;李嘉成;夏崟濠;董伟;邱敏;饶为胜;张田湉;姜少波;许超;熊栋栋;贺创波;贺祖浩;罗会武;石章入;姚翔川;张瑞元;温博为;宋相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温州瓯江口大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李琴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入式 基础 地基承载力 测量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入式基础地基承载力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其内中空,所述壳体底部敞开;承压板,其通过伸缩圈连接于所述壳体底部;液压千斤顶,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顶部,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连接于所述承压板;数据采集装置,其采集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实时压力值和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的实时位移数值。通过本发明获得的沉入式基础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值与实际地基情况能够较好吻合。通过本发明能得到精确的地基承载力值,对指导沉入式基础施工具有较大益处。本发明能动态测量沉入式基础的地基极限承载力,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承载力测量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沉入式基础地基承载力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沉入式基础下沉控制问题一直是其施工的重难点,而沉入式基础下沉端阻力的评估与其端部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密切相关。目前一般按照规范规定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值,但使用该方法所确定的不同土层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值为单一不变值,而沉入式基础在下沉过程中伴随着基础内部土体的开挖卸载,因此不同开挖状态下的沉入式基础端部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值不断改变,显然规范的单一不变的地基承载力值不能满足对沉入式基础下沉端阻力正确评估的需求。目前尚无能够随沉入式基础下沉进行动态量测其极限端阻力的装置,而且对于超深土层更是如此。因此,获得较为准确的沉入式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及实现动态量测对沉入式基础下沉施工具有较大益处。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沉入式基础地基承载力测量装置,包括:
壳体,其内中空,所述壳体底部敞开;
承压板,其通过伸缩圈连接于所述壳体底部,以将所述壳体底部密封;所述伸缩圈直径与所述壳体底部尺寸一致;
液压千斤顶,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顶部,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连接于所述承压板;
数据采集装置,其采集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实时压力值和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的实时位移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壳体位于沉入式基础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液压加载装置通过油管对所述液压千斤顶加压,所述液压加载装置有线/无线连接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
位移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的实时位移数值,所述位移传感器有线 /无线连接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液压千斤顶沿其高度方向设有贯通的空腔,以供油管、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连接线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伸缩圈为环形折叠状的可伸缩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端与所述承压板的上顶面直接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液压千斤顶中央圆柱形空腔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其直径小于沉入式基础预留空腔直径,并为所述油管孔预留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沉入式基础地基承载力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沉入式基础地基承载力测量装置放置在沉入式基础下方,随着所述沉入式基础下沉至指定土层,停止开挖,使其不再继续下沉;
步骤二、通过所述液压加载装置对所述液压千斤顶输送油压,使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伸长,沉入式基础的竖向自重反力将作用到液压千斤顶上,压迫所述承压板压载地基向下运动,此过程中,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所述液压加载装置的油压监测值和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的位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温州瓯江口大桥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温州瓯江口大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0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