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涵洞通道等立面垂直凿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1199.5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2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崔泽强;唐兵生;施昌龄;李九超;李敏;方朝中;朱绪峰;史继鹏;乔宇;李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涵洞 通道 垂直 毛装 | ||
1.一种涵洞通道等立面垂直凿毛装置;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底部设有横向行走系统,架体(1)的一侧设有导轨(7),所述导轨(7)为平行导轨(7),平行导轨(7)上设有凿毛机构(12),凿毛机够在导轨(7)上纵向移动,所述凿毛机构(12)设置有纵向行走系统,纵向行走系统牵引凿毛机构(12)纵向移动;所述架体(1)还设有喷淋系统;
所述喷淋系统包括水箱(3),所述水箱(3)设置在架体(1)的底部,所述水箱(3)连接有供水箱(6)(3),所述供水箱(6)(3)的内部设有水泵,水泵连接有喷淋管(10),所述喷淋管(10)的另一端连接有喷淋头(11),所述喷淋头(11)设置在架体(1)的顶部,且与所述架体(1)连接,所述喷淋头(11)设置在所述凿毛机构(12)的正上方;
所述凿毛机构(12)包括外壳(121),所述外壳(121)的一端连接有滑块(122),所述滑块(122)与导轨(7)匹配滑动连接;所述外壳(121)的另一端为敞口结构,且外壳(121)内部设有多个凿毛头(123),所述凿毛头(123)的自由端延伸至外壳(121)敞口端外部,所述外壳(121)靠近凿毛头(123)的一端设有多个限位轮(126),限位轮(126)限定凿毛头(123)的移动范围,所述凿毛头(123)连接有气动伸缩缸(124),气动伸缩杆(5)连接气线(125),气线(125)外接气泵;所述凿毛机构(12)还设有导流机构(19),导流机构(19)设置的第一排气口(1917)和第二排气口(1918)的排气方向与凿毛头(123)的伸缩方向相同,增加通入气流的压强,改变凿毛头(123)凿毛过程中四处迸溅的石屑;
所述导流机构(19)设在壳体(16)的内部;所述壳体(16)内部设有隔板(18),隔板(18)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套管(191),所述第一套管(191)的外侧间隙套设有第二套管(192),第二套管(192)的外侧设有环形增压管(193);所述第一套管(191)与第二套管(192)之间形成一级增压腔(194),第二套管(192)与环形增压管(193)之间形成二级增压腔(195);第一套管(191)内构成三级增压腔(196);所述第一套管(191)的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912)和第二进气口(1913),所述一级增压腔(194)内设有增压口(1915),增压口(1915)连接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包括第一排气口(1917)和第二排气口(1918),第一排气口(1917)和第二排气口(1918)沿导风罩(17)的径向分布,第二排气口(1918)靠近凿毛机构(12);所述第一进气口(1912)和第二进气口(1913)在一级增压腔(194)内均设有气门(1919),所述气门(1919)设置有合页(1920),气门(1919)通过合页(1920)与第一套管(19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191)内部的第一进气口(1912)和第二进气口(1913)之间设有活塞板(1910),所述活塞板(1910)的一侧连接有移动杆(199),所述移动杆(199)贯穿隔板(18),且与隔板(18)间隙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19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凸轮(198),所述凸轮(198)连接有伺服电机(197),所述伺服电机(197)与隔板(18)连接;
在凿毛头处理的过程中,通过通气管连接气泵,向三级增压强内通如气体,当气体进入三级增压腔之后,通过控制系统打开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的古过程中,带动移动杆和活塞板在三级增压腔内循环往复运动,当活塞板正向移动时,第一进气口的气门受到负压作用而关闭,第二进气口的气门受到气压作用打开,三级增压腔内的空气加速流入到第一排口和第二排气口内,当活塞板逆向移动时,第二进气口的气门受到负压作用关闭,第一进气口的气门受到气压作用而打开,三级增压腔内的空气加速从第一进气口流入到二级增压腔内,气流进入二级增压腔内,由于受到负压作用,部分气体有二级吸气口进入到三级增压腔内,另一部分通过漏斗形的增压口进入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中,此时完成了二次增压;受到负压作用进入到二级增压腔内的气体,由于环形增压管漏斗形的设置,二级出气口通道面积变小,从而压强再次增大,增大之后的压强由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排出,从而通过三次增压,大大提升了通入气流的压强,因此从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压强很大,并且通过导风罩的设置,导风罩呈漏斗状结构,改变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输出气流方向,与凿毛机构迸溅的石屑形成相对气流,从而减小迸溅石屑的速度,将石屑吹到混凝土墙面上,然后顺着混凝土墙面下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11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高温自动断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 下一篇:代码生成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