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2433.6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3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秦红波;李晓刚;崔树杰;王燕伟;栗建辉;刑天庆;陈彤;李萌;刘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44 | 分类号: | B21B37/44;B21B37/48;B21B37/7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幸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低合金钢 热轧 钢板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包含连铸、加热、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和卷取工序,其特征在于:
(1)连铸工序:开浇温度控制为1555℃~1570℃,连浇温度控制为1545℃~1560℃,拉速为4.2~5.0m/s;
(2)加热工序:连铸后的板坯进入隧道式加热炉,出炉温度控制为1100~1260℃;
(3)粗轧工序:粗轧出口温度控制为1050~1120℃;
(4)精轧工序:精轧入口温度控制为1040℃~1080℃,精轧出口温度控制为850℃~890℃;
(5)层流冷却工序:采用前段缓冷模式,即集管按照从前往后顺序开启,上集管与下集管比例为1:3,实现带钢上表面缓冷效果,以避免由于上集管冷却能力过大造成的板形不良情况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坯长度为26~31米,重量18~24吨,厚度72~7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式加热炉包含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三加热段和保温段,其中第一加热段温度范围控制为1050~1150℃,第二、三加热段温度范围控制为1100~1250℃,保温段温度范围控制为1150~12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粗轧机包括第一粗轧机R1和第二粗轧机R2,第二粗轧机R2出口板坯,即中间坯厚度为11.8-23mm,第二粗轧机R2采用弯辊系统控制中间坯凸度,第二粗轧机R2弯辊力范围为480~900KN,中间坯凸度控制到180~3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精轧采用五机架连轧,分别为F1、F2、F3、F4和F5,其中 F1~F3为PC轧机,PC轧机轧辊交叉角度分别为:PC1:0~0.24,PC2:0~0.30,PC3:0~0.30;F4~F5为平辊轧机,F1~F3工作辊使用负凸度-0.22~-0.30mm,F4-F5工作辊使用负凸度-0.15~-0.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精轧机机架负荷分配按照轧制力比例分配,分配系数分别为:F1:0.9~1.0,F2:0.81~0.93,F3:0.75~0.86,F4:0.5~0.58,F5:0.42~0.5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精轧机F1~F5配置弯辊系统,预设定弯辊力范围分别为:F1:300~1180KN,F2:350~1180KN,F3:380~1180KN,F4:300~1150KN,F5:200~1000K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采用前段缓冷模式是通过调整集管开启顺序实现,根据所需开启总个数,按照从前往后顺序开启,优先开启三根下集管后,再开启一根上集管,再开启三根下集管,再开启一根上集管,依次开启,直到开启根数达到所需开启总根数,实现上下集管开启比例约为1:3,以实现带钢上表面缓慢的冷却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24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