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3653.0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1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仁;贺忻年;谢怡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1/06 | 分类号: | C08L91/06;C08L83/04;C08K7/00;C08K3/0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于电磁波屏蔽或电磁波吸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复合材料包括含有二维的石墨烯片材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其中二维的石墨烯片材是通过液相剥离法中的空穴原理来对碳原料进行破碎,并经由烘箱干燥或冷冻干燥制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磁波屏蔽或电磁波吸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型电脑等电子装置的操作速度不断提高,电子装置内之电子元件所产生的杂讯也不断地增加。举例来说,电子元件在工作时通常会产生电磁波,此电磁波会成为干扰电子装置内之天线的杂讯而导致天线收发讯号能力有所降低。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电磁波屏蔽或吸收的效果,为目前本领域研究人员亟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屏蔽或电磁波吸收的效果。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磁波屏蔽或电磁波吸收的复合材料包括含有二维的石墨烯片材的电磁波吸收材料。二维的石墨烯片材是通过液相剥离法中的空穴原理来对碳原料进行破碎,并经由烘箱干燥或冷冻干燥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复合材料更包括含有一维的碳材的导电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于100重量份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导电材料的含量为1重量份至1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维的碳材包括碳纳米管。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磁波屏蔽或电磁波吸收的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液相剥离法中的空穴原理来对碳原料进行破碎,以形成石墨烯悬浮液;以及对石墨烯悬浮液进行烘箱干燥或冷冻干燥,以形成含有二维的石墨烯片材的电磁波吸收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更包括将含有一维的碳材的导电材料混合至电磁波吸收材料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于100重量份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导电材料的含量为1重量份至1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维的碳材包括碳纳米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相剥离法中所使用的溶剂为选自以下群组中的一者或多者:水、乙醇和N-甲基-2-吡咯烷酮(NMP)。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碳原料于溶剂中的固含量为1wt%至10wt%。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相剥离法的破碎次数大于1次且小于10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烘箱干燥的温度为40℃至10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冷冻干燥的温度为-110℃至-30℃。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中,由于包括二维的石墨烯片材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可在材料内部形成导电链或导电网络,使得进入至复合材料的电磁波能够因极化而产生与电场方向相同的电流,而该电流于复合材料的内部形成封闭的电流回路以产生涡电流(eddy current),如此电能够进一步转化成热能而被消耗掉,使得复合材料能够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屏蔽或电磁波吸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制备参考例1、制备实例1和制备实例2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e,SEM)图像。
图2是制备参考例1、制备实例1和制备实例2的振实密度比较图像。
图3是制备参考例1和制备实例1的布厄特(BET)图。
图4是制备参考例1和制备实例2的BET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大学,未经中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3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廊燃气管道泄漏的实验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探针偏移的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