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持装置、移动接触网及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4048.5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7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文;尚前博;范彩虹;牛国毅;张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海文 |
主分类号: | B60M1/20 | 分类号: | B60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2506 辽宁省朝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移动 接触 支持 装置 操作方法 | ||
1.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包括高度可变支撑机构和支持机构,还包括承力索和/或接触线,其中
所述承力索和/或接触线设置在支持机构上;所述支持机构直接或者间接的设置在高度可变支撑机构上;
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的顶部与轨面之间的间距可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顶部与轨面之间的间距增长或者变短,使得所述支持机构中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高度上升或者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所述支持机构下降后,接触线和/或承力索的水平高度不高于货运列车最高处的的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支持机构下降后,接触线和/或承力索能够不高于地面或者人工建筑基坑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的顶部与轨面之间的间距可变,采用的设置机构为: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包括伸缩式支撑机构,所述伸缩式支撑机构伸长带动支持机构上升,所述伸缩式支撑机构回缩带动支持机构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的顶部与轨面之间的间距可变,采用的设置机构为: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包括伸缩式立柱,所述伸缩式立柱伸长带动支持机构上升,所述伸缩式立柱回缩带动支持机构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所述伸缩式立柱的驱动设置方式为:
包括一个以上的推动机构;以及多级可升降立柱;
利用一个以上的推动机构驱动多级可升降立柱上升或者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包括至少一级推动机构,利用至少一级推动机构推动多级可升降支撑立柱上升或下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所述伸缩式立柱的驱动设置方式为:
包括第一推动机构和第二推动机构;所述第一推动机构的输出方向与第二推动机构的输出方向相反;
还包括第一级立柱、第二级立柱和第三极立柱;其中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级立柱铰接,第一推机构的筒体直接或者间接的与第二级立柱铰接;第二推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三级立柱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推动机构采用液压推杆、电动推杆、电动驱动或者气动推杆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地面开设有基坑,所述伸缩式立柱设置在基坑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的顶部与轨面之间的间距可变,采用的设置机构为:所述高度可变支撑机构包括多级升降机构,所述多级升降机构上升或者下降,带动直接或者间接设置的支持机构上升或者下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多级升降机构的设置方式:
多级升降机构中的下端部设置在地面以下或者人工建筑基坑内;
多级升降机构中至少一级设置在地面以下或者人工建筑基坑内;或者
多级升降机构中至少最下面一级中的部分本体设置在地面以下或者人工建筑基坑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升降式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多级升降机构下降后,接触线和/或承力索能够不高于地面或者不高于人工建筑基坑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海文,未经于海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40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医药的自助药物分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牛胚胎体外早期着床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