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的结构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4064.4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4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郑保仲;杨亮;张凯;钟会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F119/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振新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结构 参数 确定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电池包的结构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第一预设参数对预先建立的电池包的结构模型进行动态频率仿真,得到所述结构模型在预设方向上的频率响应曲线数据,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包括预设方向上加速度载荷随频率变化的曲线数据;
基于预设定频振动工况参数、预设随机振动工况参数以及所述频率响应曲线数据,对所述结构模型进行疲劳仿真,得到所述结构模型在定频振动工况和随机振动工况复合下的总寿命损伤数据;
基于所述总寿命损伤数据和所述结构模型,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目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预设参数对预先建立的电池包的结构模型进行动态频率仿真,得到所述结构模型在预设方向上的频率响应曲线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结构模型中刚性单元的中心节点;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向所述刚性单元的中心节点施加所述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载荷,以得到所述结构模型在不同频率的应力分布数据;
基于所述应力分布数据,确定所述结构模型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频率响应曲线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总寿命损伤数据和所述结构模型,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目标结构,包括:
校核所述总寿命损伤数据是否满足预设寿命损伤要求;
若校核结果为是,则将所述电池包的结构模型确定为所述电池包的候选结构;
对所述候选结构进行所述预设方向的随机振动试验和定频振动试验,得到所述候选结构在所述预设方向的第一寿命损伤数据和第二寿命损伤数据,所述第一寿命损伤数据为所述候选结构在随机振动工况下的寿命损伤数据,所述第二寿命损伤数据为所述候选结构在定频振动工况下的寿命损伤数据;
在所述第一寿命损伤数据和所述第二寿命损伤数据均满足所述预设寿命损伤要求的情况下,将所述候选结构确定为所述电池包的目标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总寿命损伤数据和所述结构模型,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目标结构,还包括:
在所述总寿命损伤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寿命损伤要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总寿命损伤数据更新所述电池包的结构模型;
重复执行基于第一预设参数对所述结构模型进行动态频率仿真至校核所述总寿命损伤数据是否满足预设寿命损伤要求的步骤,直到基于更新后的结构模型得到的总寿命损伤数据满足所述预设寿命损伤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总寿命损伤数据和所述结构模型,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目标结构,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寿命损伤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寿命损伤要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寿命损伤数据更新所述电池包的结构模型,或者,在所述第二寿命损伤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寿命损伤要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寿命损伤数据更新所述电池包的结构模型;
重复执行基于第一预设参数对所述结构模型进行动态频率仿真至对所述候选结构进行所述预设方向的随机振动试验和定频振动试验的步骤,直到基于更新后的结构模型得到的所述第一寿命损伤数据和所述第二寿命损伤数据均满足所述预设寿命损伤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候选结构进行所述预设方向的随机振动试验和定频振动试验,包括:
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对所述候选结构进行不同预设方向的随机振动试验和定频振动试验。
7.一种电池包的结构参数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仿真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预设参数对预先建立的电池包的结构模型进行动态频率仿真,得到所述结构模型在预设方向上的频率响应曲线数据,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包括预设方向上加速度载荷随频率变化的曲线数据;
第二仿真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定频振动工况参数、预设随机振动工况参数以及所述频率响应曲线数据,对所述结构模型进行疲劳仿真,得到所述结构模型在定频振动工况和随机振动工况复合下的总寿命损伤数据;
结构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总寿命损伤数据和所述结构模型,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目标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40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