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字证书认证的跨链信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4957.9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3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乔小强;郭懿心;韦德志;王兆创;刘友为;王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4;G06F21/46;G06F16/27;G06F21/3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杜维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字证书 认证 信任 方法 装置 设备 以及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证书认证的跨链信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该方法涉及安全领域中的身份认证,包括:当资产授权用户的身份验证成功时,从证书授权节点处获取包含证书签名的被授权节点证书,获取资产授权用户为被授权节点签署的授权合同;将被授权节点证书和授权合同添加至被授权核心链,将其分配至被授权核心链对应的跨链网关;向跨链网关中的资产轻量节点发送针对资产授权用户的数据获取请求,以使资产轻量节点根据被授权节点证书和授权合同的数据验证结果,在资产核心链中获取资产授权用户的目标资产数据;通过跨链网关接收资产轻量节点返回的目标资产数据。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跨链信任传输中的授权验证效率。
本申请为在2020年11月23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1316751.6、申请名称为“基于数字证书认证的跨链信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证书认证的跨链信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区块链系统都是各成一体的,不同的区块链之间无法直接进行信息之间的交换,而在面对多应用的综合系统中,通常需要在不同区块链中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区块链与区块链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是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现有技术中,若应用方需要从多条区块链中获取与用户A相关联的数据,则应用方需要获取用户A的授权(即对应用方开放查看用户A的相关数据的权限),由于应用方所在的区块链1与存储用户A相关数据的区块链2之间相互独立,因此可以在区块链1与区块链2之间通过第三方“连接器”(如公证人机制中由一组可行节点构成的公证人)进行数据传输;然而,在不同区块链的数据传输中,可能需要执行一系列的操作(如需要支持多重签名,并对多重签名进行验证),造成数据传输中的授权验证效率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证书认证的跨链信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可以提高跨链信任传输中的授权验证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证书认证的跨链信任方法,包括:
当资产授权用户的身份验证成功时,获取资产授权用户对应的证书签名,向证书授权节点发送包含证书签名的证书颁发请求,以使证书授权节点根据证书颁发请求,为被授权节点颁发包含证书签名的被授权节点证书;
接收证书授权节点返回的被授权节点证书,获取资产授权用户为被授权节点签署的授权合同;授权合同包含资产授权用户对应的用户签名和被授权节点对应的第一节点签名;
将被授权节点证书和授权合同添加至被授权核心链,获取与被授权核心链相关联的跨链网关,将被授权节点证书和授权合同分配至跨链网关;
向跨链网关中的资产轻量节点发送针对资产授权用户的数据获取请求,以使资产轻量节点根据被授权节点证书和授权合同的数据验证结果,在资产轻量节点对应的资产核心链中,获取资产授权用户对应的目标资产数据;
通过跨链网关接收资产轻量节点返回的目标资产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证书认证的跨链信任方法,包括:
接收被授权节点发送的针对资产授权用户的数据获取请求,根据数据获取请求获取被授权节点对应的被授权节点证书,以及资产授权用户为被授权节点签署的授权合同;被授权节点证书是指证书授权节点为被授权节点颁发的数字证书,被授权节点证书包含资产授权用户对应的证书签名,授权合同包含资产授权用户对应的用户签名和证书授权节点对应的第一节点签名;
根据证书签名、用户签名以及第一节点签名,获取被授权节点证书和授权合同对应的数据验证结果;
当数据验证结果为数据验证通过结果时,在资产轻量节点对应的资产核心链中,获取资产授权用户对应的目标资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4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