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机柜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5016.7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8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冯剑超;刘志辉;庞晓风;许荣兴;柴雪松;李宾;张德军;周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柜 制冷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G机柜制冷系统,包括5G机柜柜体、室内柜体空调、室外冷源、连接管路。本发明的5G机柜制冷系统,为5G机柜供冷,室内柜体空调根据应用场景及5G机柜柜体内设备的气流组织特点,针对性地设计了多种机柜级末端型式,可作为柜门、侧板、底板或顶板安装在5G机柜柜体上,室外冷源可根据当地自然冷源供应情况采用风冷或水冷等多种冷源供给方式,系统利用重力驱动,特殊场所可选配利用制冷剂泵驱动,适用范围广,在保障5G机柜中设备稳定工作在适宜温度下的同时,有效解决机房局部热点,降低机房PUE,系统节能、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房或基站排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5G机柜制冷系统,可以为5G机柜供冷,室内柜体空调根据应用场景及5G机柜柜体内设备的气流组织特点,针对性地设计了多种机柜级末端型式,可作为柜门、侧板、底板或顶板安装在5G机柜柜体上,室外冷源可根据当地自然冷源供应情况采用风冷或水冷等多种冷源供给方式,系统利用重力驱动,特殊场所可选配利用制冷剂泵驱动,适用范围广,在保障5G机柜中设备稳定工作在适宜温度下的同时,有效解决机房局部热点,降低机房PUE,系统节能、可靠。
背景技术
5G基站一体化能源柜(以下简称“5G机柜”)是中国移动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数字智能供电产品之一,以提高信息通信领域供电效率、降低能耗、缩短建设周期、节约建设成本。
5G机柜主要由机柜单元、供电单元、空调单元组成,预留有设备安装空间。5G机柜中安装有前进风、后出风的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电源和左进风、右出风的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e)等设备,根据不同散热场景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空调单元和制冷系统的设计,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发展的上述需求,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5G机柜制冷系统,为5G机柜供冷,室内柜体空调根据应用场景及5G机柜柜体内设备的气流组织特点,针对性地设计了多种机柜级末端型式,可作为柜门、侧板、底板或顶板安装在5G机柜柜体上,室外冷源可根据当地自然冷源供应情况采用风冷或水冷等多种冷源供给方式,系统利用重力驱动,特殊场所可选配利用制冷剂泵驱动,适用范围广,在保障5G机柜中设备稳定工作在适宜温度下的同时,有效解决机房局部热点,降低机房PUE,系统节能、可靠。
本发明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5G机柜制冷系统,包括5G机柜柜体、室内柜体空调、室外冷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5G机柜柜体为封闭柜体,包括机柜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柜框架上的前门、后门、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所述5G机柜柜体的封闭柜体内布置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进风通道附近形成冷气流区,所述电子设备的出风通道附近形成热气流区;
所述室内柜体空调为整体呈板状的机柜级空调,包括钣金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钣金框架内外两侧的内侧板、外侧板,所述外侧板为封闭板材,所述内侧板上开设有回风口、送风口,所述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热管换热器,所述回风口和/或送风口处选配有风机,所述回风口临近所述热气流区布置,所述送风口临近所述冷气流区布置,所述回风口吸入所述热气流区中的热气,热气经过所述热管换热器吸热降温后转变为冷气,冷气经所述送风口送入所述冷气流区,之后进入所述电子设备的进风通道,气流在柜内封闭空间内形成循环;
所述室内柜体空调挂设在所述机柜框架上,并形成为所述5G机柜柜体的前门、后门、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中的至少一个,或者设置在所述5G机柜柜体的前门、后门、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
所述室外冷源单元可根据当地自然冷源供应情况采用风冷或水冷;
所述室内柜体空调中的热管换热器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室外冷源单元连通,形成循环管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5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