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索网结构找形的低索夹滑移力找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6285.5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0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朱忠义;白光波;孙寅建;孙桐海;张琳;王哲;陈一;梁宸宇;王毅;邢珏蕙;卜龙瑰;邓旭洋;闫晓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结构 低索夹 滑移 力找形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索网结构找形的低索夹滑移力找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形方法具体为:利用迭代法不断修正力密度,得到具备低索夹滑移力的无外力索网构型;通过广义力法修正无外力索网的力密度,并将荷载引入经典力密度法进一步求解得到索网结构的可行构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索网结构找形的低索夹滑移力找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输入模型A,获取其几何拓扑关系以及约束信息;
S2:设计人员根据经验指定各索网构件的力密度;
S3:令索网的索段数为b,节点数为n,则整体自由度数为3n;根据杆件的拓扑关系形成3b×3n维枝点矩阵C,该矩阵行对应构件信息,列对应自由度信息;
对于第i索段,其两端节点号为j、k,则其对应的枝点矩阵元素如(1)所示:
根据自由度是否受到约束,可将枝点矩阵C按列划分为自由枝点矩阵Cf和约束枝点矩阵Cs,如式(2)所示:
C=[Cf,Cs] (2)
根据平衡条件,并带入式(1)和式(2),最终可得:
CfTQCfNf+CfTQCsNs=p (3)
式中:Nf为非约束自由度对应的节点坐标,D=CfTQCf为其系数矩阵;Ns为约束自由度对应的节点坐标,Df=CfTQCs为其系数矩阵;Q为3b×3b维力密度矩阵,对于第i根构件,
其力密度为qi,qi=ti/Li,Fi为构件内力,Li为索段长度,则Q的构成如式(4)所示:
Q(3i-2:3i)×(3i-2:3i)=qiI3×3 (4)
经典的力密度法中,假设外荷载p=0,则在力密度矩阵Q确定后可通过求解式(5)直接得到非约束自由度对应的节点坐标:
Nf=-D-1DfNs (5)
Nf确定后所有索段的长度Li即可确定,根据力密度的定义可得索网中每个索段的内力ti;
S4:对于索段组成的组l,可以求得该组中索段内力的平均值μl和方差σl,并将所有组中求得的方差组集为方差向量σa;如果||σa||足够小,则认为当前求解的构型为模型B;否则,针对索段组成的组l,以当前结果下组内索段的内力平均值μl除以当前结果下组内各索段长度得更新的力密度,并重复式(1)-(5)的求解过程直到||σa||足够小,即小于所有索内力平均值的万分之一,结果即为模型B;模型B中索段的力密度构成的向量为qB,qB=tB/LB,式中tB为索段内力组成的向量,LB为索段长度组成的向量;
S5:模型B还要受荷载影响,可得到每个节点上所受的荷载的等效节点力,记为p,则结构内力和外力的关系如式(6)所示:
At=p (6)
式中:A为n*×b维平衡矩阵,n*为非约束自由度数目,t为索段内力;A中第i列代表第i根索段的拓扑信息;对于第i索段,其两端节点号为j、k,则A的第i列为:
力学上,t的解为式(6)的最小二乘最小范数解,记该解为t+:
t+=A+p (8)
式中:A+为A的加号逆,可由高斯分解法或奇异值分解法求得;同时,式(6)的残差可表示为:
E=p-At+ (9)
如果||E||=0,说明可行构型(即模型C)的几何坐标与模型B的几何完全相同,模型C的内力则可由式(10)表达:
tC=tB+t+ (10)
如果||E||=0不为零,则采用t+修正tB,并以模型B中索段长度为基础形成修正的力密度qC:
qC=(αtB+t+)/LB (11)
式中:α为调节系数,为设计人员认为指定;将qC代入式(1)-式(4),并求解式(3)可的最终模型C的坐标NC,若NC不符合外观需求,可调整α至结果满意;利用模型C的索段长度LC和力密度qC可反求模型C的内力t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62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