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氨酸抗坏血酸酯及制备方法及其在慢性创伤修复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7568.1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8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钧;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62 | 分类号: | C07D307/62;C07C309/30;A61P17/02;A61P3/10;A61P39/06;C07C30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崔红丽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氨酸 抗坏血酸 制备 方法 及其 慢性 创伤 修复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氨酸抗坏血酸酯及制备方法及其在慢性创伤修复中的应用。该精氨酸抗坏血酸酯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精氨酸、抗坏血酸和甲苯磺酸一水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加热至110±5℃进行酯化反应,制得精氨酸抗坏血酸酯。本发明制得的精氨酸抗坏血酸酯保留了精氨酸和抗坏血酸的活性基团,分子中以酯键的形式键合,酯键可被酶水解,从而具有精氨酸和抗坏血酸的双重作用,可以改善细胞内环境,在创伤部位协同发挥作用,对皮肤切口创面修复尤其是慢性创伤修复具有显著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活性分子和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氨酸抗坏血酸酯及制备方法及其在慢性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体物理性及化学性创伤是临床治疗上最常见的病例之一。对于正常的切伤或烧伤伤口,其愈合过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止血阶段、炎症反应、增殖阶段和组织重塑。在伤口的深度和面积在可正常恢复的范围内并且是在正常的生理环境时,在愈合过程中,一般在一个月内完成这四个阶段并且恢复原来的生理功能。然而,尽管正常的伤口已经对患者的依从性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损失,对于恶化的慢性伤口而言,更可能会使治疗过程更加复杂并且恢复时间延长。其中,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导致了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高油高糖的饮食致使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2010年,全球约有2.3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33亿人,2030年将增至4.3亿人。从而引起的糖尿病伤口,例如糖尿病足以及外伤,是一种典型的慢性创伤伤口。
此类慢性伤口与正常伤口最大的不同是糖分高,从而导致在伤口处的代谢产生更多的活性氧自由基(ROS)。这种情况下,高血糖、高ROS会导致创伤部位分泌更多促炎因子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损伤,过量的ROS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蛋白水解激活)修饰和/或降解ECM蛋白,并导致真皮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功能受损。而且此时的组织微环境还会引起细菌的定植,从而严重延长炎症的进程,增加了临床截肢的风险。目前,在抗氧化层面上,已发现多种生物材料以及生物活性物质都具有抗氧化性并在创伤修复方面有所应用,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E,另外转铁蛋白和铁蛋白也有ROS清除功能。
其中对于伤口处炎症反应的调节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源性炎症因子,是一种天然抗菌药物,在伤口修复中无耐药性。然而,由于周围微环境中高浓度的ROS,糖尿病伤口微环境中NO水平也会严重不足,导致再上皮化水平、胶原形成和伤口断裂强度降低。目前也已经有了关于利用NO改善慢性创伤修复的策略,包括从内源的生成或者外源性的供应等角度提高NO水平,但是并不是针对根本原因解决问题,到时此策略的产出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精氨酸抗坏血酸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精氨酸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精氨酸抗坏血酸酯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精氨酸抗坏血酸酯(Arg-Vc-S),由一个抗坏血酸分子与两个精氨酸通过酯键的形式键合而成,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所述的精氨酸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为以精氨酸,抗坏血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作为保护基团,在高温下脱水酯化制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精氨酸、抗坏血酸和甲苯磺酸一水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加热至110±5℃进行酯化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得到精氨酸抗坏血酸酯(Arg-Vc-S)。
所述的精氨酸和抗坏血酸的摩尔比为2~5:1;优选为2~2.1:1。
所述的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与精氨酸的摩尔比为2~2.1:1;优选为2:1。
所述的溶剂优选为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7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节省硬盘空间的图片上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