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电缆制作热处理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9065.8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玲;沈晓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惠玲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 电缆 制作 热处理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通讯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讯电缆制作热处理加工设备,包括基座、驱动装置、支撑装置、连接装置和清理装置,所述基座的上端位于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撑装置,基座的上方且位于两个支撑装置的中间设置有连接装置,基座的上端且位于支撑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基座的上端且位于连接装置的外侧设置有清理装置,通过雾化喷头的喷出,使得酸溶剂直对电缆的表面进行喷湿,能够保证酸溶剂一直与电缆进行接触,方便后期进行处理;通过推杆的转动,一直对第一震动板进行震动,使得第二震动板对电缆进行震动,电缆的震动,使得外侧的酸溶剂进行掉落,初步使得电缆外侧进行干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讯电缆制作热处理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通讯电缆由多根互相绝缘的导线或导体构成缆芯,外部具有密封护套的通信线路。有的在护套外面还装有外护层。有架空、直埋、管道和水底等多种敷设方式。按结构分为对称、同轴和综合电缆;按功能分为野战和永备电缆(地下、海底电缆)。通信电缆传输频带较宽,通信容量较大,受外界干扰小,但不易检修。可传输电话、电报、数据和图像等;通讯电缆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氧化而氧化后需要对电缆进行过酸处理,使得电缆外侧氧化层进行掉落。
现有的通讯电缆制作热处理加工方法会存在以下问题:
(1)在对电缆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过酸处理,电缆过酸时,需对外侧进行喷湿,以保证电缆外侧的氧化物一种与酸溶剂进行接触,过酸后需要对外侧的酸溶剂进行处理,以保证电缆表面的干燥,以备后期使用;
(2)在对电缆进行干燥时,传动的装置虽能够对电缆表面进行干燥,但是在干燥的过中,容易对电缆进行损伤且干燥效果不理想,容易影响干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讯电缆制作热处理加工方法,其使用一种通讯电缆制作热处理加工设备,包括基座、驱动装置、支撑装置、连接装置和清理装置,采用上述通讯电缆制作热处理加工设备对通讯电缆进行热处理加工时具体方法如下:
S1、启动驱动:通过启动驱动装置,带动清理装置进行转动,进而对电缆进行清理;
S2、过酸处理:通过酸性管道外接酸溶剂,使得酸溶剂从雾化喷头中进行喷出,使电缆进行过酸处理,使得电缆外侧氧化层进行清除;
S3、震动电缆:通过震动机构的震动,对电缆进行震动,使得电缆上的酸溶剂进行掉落;
S4、电缆烘干:通过清理支架和烘干支架的设置,对电缆外侧残留的酸溶剂进行处理,使得电缆的表面进行干燥;
所述基座的上端位于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撑装置,基座的上方且位于两个支撑装置的中间设置有连接装置,基座的上端且位于支撑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基座的上端且位于连接装置的外侧设置有清理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有连接杆和第一圆筒,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杆,每组连接杆均有两个,每组连接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筒,第一圆筒的两端均为开方式;
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有过酸机构、震动机构和清理机构,连接装置的外侧至左向右等距离设置有过酸机构、震动机构和清理机构;
所述过酸机构包括有第二圆筒、第一螺纹筒、第一螺纹杆、伸缩管道、第一弧形板、雾化喷头,第二圆筒的两端均为封闭式,第二圆筒的外环面设置有对称的酸性管道,酸性管道远离第二圆筒的一端外接酸溶剂,酸性管道的相对侧均贯穿第二圆筒,第二圆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一螺纹筒,第一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第一螺纹杆均贯穿第二圆筒,第一螺纹杆的相对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管道,伸缩管道的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伸缩管道的远离第一弧形板的一端贯穿第二圆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惠玲,未经王惠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9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