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三维效应影响下的螺旋桨翼型气动外形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9565.1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6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臻;高永卫;张永旭;魏斌斌;胡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三维 效应 影响 螺旋桨 气动 外形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考虑三维效应影响下的螺旋桨翼型气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原始螺旋桨;确定所述原始螺旋桨的翼型设计剖面;对所述原始螺旋桨的翼型设计剖面进行变形,得到一系列翼型族;
步骤2,对于翼型族中的每个翼型,在翼型设计剖面划分形成计算域;其中,所述计算域的边界由上边界、入口边界、下边界和出口边界首尾相接形成;采用以下方法,得到桨尖涡在翼型设计剖面计算域边界的诱导速度分布值:
步骤2.1,建立直角坐标系X0Y0Z0和柱坐标系X1Y1Z1;
其中,对于直角坐标系X0Y0Z0,以桨叶旋转轴为Z0轴,桨叶旋转轴与翼型设计剖面的交点为原点O0,翼型设计剖面的圆周速度方向为X0轴,在翼型设计剖面上,与X0轴垂直的方向为Y0轴;X0Z0形成的平面为螺旋桨旋转平面;
对于柱坐标系X1Y1Z1,以螺旋桨旋转中心为原点O1,来流方向为Z1轴;在螺旋桨旋转平面,以桨叶旋转轴方向为X1轴,与X1轴垂直的方向为Y1轴;
步骤2.2,对于计算域边界上任意一点,其在直角坐标系X0Y0Z0中的坐标为Pi0(x0,y0,z0),通过直角坐标系到柱坐标系的坐标变换,通过公式(1)(2)(3),得到其在柱坐标系X1Y1Z1中的坐标为
z1=-y0 (3)
其中:r0为翼型设计剖面位置的桨叶当地半径;
步骤2.3,在柱坐标系X1Y1Z1下,通过公式(4)得到中间数值l:
其中:
ρ为桨尖涡拖出位置,对于简化桨叶,ρ=R;R为桨叶半径
θ为:桨尖涡中任意微段涡dθ与原点O1连线,与X1轴的夹角;
ω为螺旋浆角速度;
V∞为无穷远自由来流速度;
步骤2.4,将步骤2.3得到的中间数值l,分别供入公式(5)、公式(6)和公式(7),得到柱坐标系X1Y1Z1下u方向诱导速度影响系数Fuh、v方向诱导速度影响系数Fvh和w方向诱导速度影响系数Fwh:
其中:
采用数值积分的方式将桨尖涡分为N个微段,将每个微段涡的影响系数dFuh、dFvh、dFwh进行求和,得到整个桨尖涡的诱导速度影响系数,即得到Fuh、Fvh和Fwh;
步骤2.5,对于螺旋桨翼型设计剖面,优化设计为二维环境,所以忽略桨叶展向的诱导速度,经过坐标变换,通过公式(8)和公式(9),得到直角坐标系X0Y0Z0下桨尖涡在翼型设计剖面计算域边界的诱导速度:
其中:
为直角坐标系X0Y0Z0下桨尖涡在翼型设计剖面计算域边界沿X0方向的诱导速度;
为直角坐标系X0Y0Z0下桨尖涡在翼型设计剖面计算域边界沿Y0方向的诱导速度;
Γ为桨尖涡涡强度;
步骤2.6,因此,对于计算域边界上直角坐标系X0Y0Z0任意一点Pi0(x0,y0,z0),在已知桨尖涡强度Γ时,根据公式(8)和公式(9),可计算得到桨尖涡对其沿X0方向的诱导速度和沿Y0方向的诱导速度
因此,可分别得到桨尖涡对计算域边界上各个点沿X0方向的诱导速度和沿Y0方向的诱导速度进而得到桨尖涡在计算域边界沿X0方向的诱导速度分布和沿Y0方向的诱导速度分布;
步骤3,直角坐标系X0Y0Z0下,得到计算域边界任意一点Pi0(x0,y0,z0)沿X0方向的自由来流速度Vi0(x)和沿Y0方向的自由来流速度Vi0(y),进而得到计算域边界沿X0方向的自由来流速度分布值和沿Y0方向的自由来流速度分布值;具体方法为:
步骤3.1,根据公式(10),得到翼型设计剖面的圆周速度VT:
VT=2πr0ns (10)
其中:
ns为螺旋桨绕旋转轴的旋转速度;
步骤3.2,根据公式(11),得到翼型设计剖面的几何合成速度V:
步骤3.3,根据公式(12),得到几何入流角度α1:
步骤3.4,根据公式(13),得到迎角α:
α=α0-α1 (13)
其中:
迎角α为气流方向与翼型设计剖面弦线之间的夹角;
α0为翼型设计剖面弦线与螺旋桨旋转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也称为翼型设计剖面安装角;
步骤3.5,根据公式(14)和公式(15),分别得到点Pi0(x0,y0,z0)沿X0方向的自由来流速度Vi0(x)和沿Y0方向的自由来流速度Vi0(y):
Vi0(x)=Vcosα (14)
Vi0(y)=Vsinα (15)
步骤4,对于计算域边界上任意一点Pi0(x0,y0,z0),将步骤2.5得到的桨尖涡对其沿X0方向的诱导速度fVi(x)和步骤3.5得到的沿X0方向的自由来流速度Vi0(x)叠加,得到沿X0方向的实际流场速度Vi(x);将步骤2.5得到的桨尖涡对其沿Y0方向的诱导速度和步骤3.5得到的沿Y0方向的自由来流速度Vi0(y)叠加,得到沿Y0方向的实际流场速度Vi(y);
进而最终得到计算域边界在非均匀来流条件下沿X0方向的实际流场速度分布值,以及沿Y0方向的实际流场速度分布值;
步骤5,对于翼型族中的每个翼型,以步骤4确定的沿X0方向的实际流场速度分布值,以及沿Y0方向的实际流场速度分布值作为流场的实际速度,进行气动性能数值模拟,得到该翼型对应的气动性能模拟结果;
步骤6,比较各个翼型的气动性能模拟结果,选出气动性能模拟结果最佳的翼型,作为最终得到的非均匀来流条件考虑三维效应的二维翼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95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动态称重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缆局部放电量测量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