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输电线路组合间隙放电特性试验装置及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9742.6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婷;刘磊;廖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H02G7/20;H02J3/36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刘璐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输电 线路 组合 间隙 放电 特性 试验装置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线路组合间隙放电特性试验装置及调整方法,放电特性试验装置包括模拟横担、模拟塔身、直流输电线路和吊篮;所述直流输电线路垂直于所述模拟横担,并且可调节高度地吊装在所述模拟横担下方,所述直流输电线路上设置有电位调节环;所述模拟塔身安装在所述模拟横担的下方,并且所述模拟塔身可平行所述模拟横担水平移动;所述吊篮吊装在所述模拟横担下方,并且所述吊篮可竖直移动及平行所述模拟横担水平移动;本发明通过水平移动模拟塔身、调节直流输电线路的高度、调整电位调节环即可模拟典型的输电线路杆塔系统的电位分布,并通过水平及竖直移动吊篮模拟作业人员的不同进入路径,从而确定最优等电位路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线路组合间隙放电特性试验装置及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逆向分布,大型的水电和煤电基地远离经济发达的负荷中心,±800kV直流输电线路在我国远距离和大容量电能输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输送容量大,带电作业是确保线路运行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而带电作业组合间隙的放电特性是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重要参数和确定进出等电位方式和路径的重要依据。
目前输电线路组合间隙的试验主要通过模拟杆塔、模拟导线以及模拟人进行典型带电作业间隙的模型,组合间隙的调整主要通过高空作业人员和地面配合人员一起人工调整间隙距离和模拟人的位置来实现,由于特高压的模拟塔身的结构大并笨重,在高空进行调整时需要5~10人配合进行并且浪费大量试验时间(由于间隙放电特性受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影响较大,在南方地区可用于放电特性的窗口时间少),并且高空进行距离测量时需要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线路组合间隙放电特性试验装置及调整方法,用来在试验室条件开展带电作业模拟在不同进入等电位路径下的组合间隙的放电特性的试验。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流输电线路组合间隙放电特性试验装置,包括模拟横担、模拟塔身、直流输电线路和吊篮;所述直流输电线路垂直于所述模拟横担,并且可调节高度地吊装在所述模拟横担下方,所述直流输电线路上设置有电位调节环;所述模拟塔身安装在所述模拟横担的下方,并且所述模拟塔身可平行所述模拟横担水平移动;所述吊篮吊装在所述模拟横担下方,并且所述吊篮可竖直移动及平行所述模拟横担水平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水平移动模拟塔身、调节直流输电线路的高度、调整电位调节环即可模拟典型的输电线路杆塔系统的电位分布,并通过水平及竖直移动吊篮模拟作业人员的不同进入路径,从而确定最优等电位路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模拟横担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绞线盘;所述吊篮吊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
进一步,所述吊篮通过绝缘绳吊装在所述绞线盘上。
进一步,所述模拟横担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块;所述模拟塔身吊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进一步,所述模拟塔身顶端设置有V型绝缘子串,并且所述模拟塔身通过所述V型绝缘子串吊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进一步,所述直流输电线路通过两个绝缘子串连接于所述模拟横担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绝缘子串和所述模拟横担通过可伸缩杆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放电特性试验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模块A、模块B和总控制端;
所述模块A包括控制所述模拟塔身水平移动的第一控制系统、及检测所述模拟塔身位置的第一测距系统、与所述总控制端信号连接的第一无线收发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9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