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指纹识别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0300.3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9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电路 及其 驱动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指纹识别设备。指纹识别电路包括:光电转换模块、存储模块、采样模块、电位调节单元、读取模块和待调整节点;光电转换模块第一端与采样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接入第一偏置信号;存储模块第一端与待调整节点电连接,第二端接入第一偏置信号;采样模块第二端与待调整节点电连接,控制端接入第一扫描信号;电位调节单元的第一端与待调整节点电连接,电位调节单元的第二端与接入第二偏置信号;读取模块第一端与待调整节点电连接,第二端作为指纹识别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控制端接入第三扫描信号。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电路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指纹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多个领域,如安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相应地对指纹识别技术的灵敏度等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所需要的识别时间过长,指纹识别的灵敏度较低,限制了指纹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指纹识别设备,以提高指纹识别电路的灵敏度,改善响应时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电路,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包括:光电转换模块、存储模块、采样模块、电位调节单元、读取模块和待调整节点;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第二端接入第一偏置信号;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待调整节点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二端接入所述第一偏置信号,所述存储模块用于维持所述待调整节点的电位;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待调整节点电连接,所述采样模块的控制端接入第一扫描信号,所述采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将其第一端与其第二端导通或关断;所述电位调节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待调整节点电连接,所述电位调节单元的第二端与接入第二偏置信号,所述电位调节单元用于在导通时将所述第二偏置信号耦合至所述待调整节点;所述读取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待调整节点电连接,所述读取模块的第二端作为所述指纹识别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读取模块的控制端接入第三扫描信号,所述读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扫描信号将其第一端与其第二端导通或关断。
可选地,所述电位调节单元包括:电位拉升模块和耦合模块;所述耦合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待调整节点电连接,所述耦合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位拉升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耦合模块用于根据其第二端的电位调节其第一端的电位;所述电位拉升模块的第二端接入第二偏置信号,所述电位拉升模块的控制端接入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电位拉升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将其第一端与其第二端导通或关断。
可选地,所述电位调节单元包括:电位拉升模块和耦合模块;所述耦合模块的第一端接入第二偏置信号,所述耦合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位拉升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耦合模块用于根据其第二端的电位调节其第一端的电位;所述电位拉升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待调整节点电连接,所述电位拉升模块的控制端接入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电位拉升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将其第一端与其第二端导通或关断。
可选地,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作为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作为所述采样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电位拉升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电位拉升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电位拉升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作为所述电位拉升模块的控制端;所述读取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读取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读取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作为所述读取模块的控制端;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作为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二端;所述耦合模块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作为所述耦合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耦合模块的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0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灌溉胡杨造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米饭烹饪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