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0938.7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潘清云;林智星;江前煌;曾小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台商投资区春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并网 逆变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扇形槽吸入并自洁型系统的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结构包括:散热齿盘装置(1)、逆变器本体(2)、输出槽(3)、交流电输出接口(4)、光伏组件接口(5)、安装架(6),所述散热齿盘装置(1)安装于逆变器本体(2)后侧且与逆变器本体(2)扣接,所述逆变器本体(2)左端设有安装架(6),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本体(2)右侧设有输出槽(3),所述逆变器本体(2)左下方设有光伏组件接口(5),所述光伏组件接口(5)与逆变器本体(2)锁接,所述逆变器本体(2)右下方设有交流电输出接口(4);
所述散热齿盘装置(1)包括吸槽装置(a)、轴流风机(b)、装配箱(c)、内通筒(d)、U型导槽(e)、散热齿盘(f),所述装配箱(c)内侧设有轴流风机(b),所述轴流风机(b)后侧设有散热齿盘(f),所述轴流风机(b)下方通过U型导槽(e)与吸槽装置(a)扣接,所述散热齿盘(f)右上方设有内通筒(d);
所述吸槽装置(a)包括内衔接机体(a1)、扇形槽(a2),所述内衔接机体(a1)安装于扇形槽(a2)上方且与扇形槽(a2)焊接,所述内衔接机体(a1)安装于U型导槽(e)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槽吸入并自洁型系统的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衔接机体(a1)包括弧刮器(a11)、外框(a12)、连接架(a13),所述弧刮器(a11)安装于外框(a12)内侧且与外框(a12)扣接,所述弧刮器(a11)内侧设有连接架(a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扇形槽吸入并自洁型系统的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刮器(a11)包括弧刮装置(a111)、内弧板(a112)、固定杆(a113)、固定圈(a114),所述弧刮装置(a111)安装于固定圈(a114)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扇形槽吸入并自洁型系统的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刮装置(a111)包括轴承内杆(a1111)、弧刮头(a1112)、扇叶杆(a1113),所述弧刮头(a1112)安装于扇叶杆(a1113)末端且与扇叶杆(a1113)扣接,所述扇叶杆(a1113)内侧设有轴承内杆(a1111)。
5.根据权利要求1-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户可通过将安装架(6)锁于适宜的位置,进而通过连接交流电输出接口(4)与光伏组件接口(5)对应的线路接头,使其与太阳能发电板进行联接,进而通过逆变器本体(2)来使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直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通过交流电输出接口(4)可将其转化电流利用功能,在此逆变转化的过程中,逆变器本体(2)内部会产生较大温度,进而便需要通过开启装配箱(c)内的轴流风机(b),通过内通筒(d)与散热齿盘(f)的贯通,进而将逆变器本体(2)内侧的热气流由扇形槽(a2)吸入,进而通过内衔接机体(a1)时,由外框(a12)进入最终经由U型导槽(e)向下方散热齿盘(f)进行主体散热功能,在此过程中,长久使用会使得内弧板(a112)处堆积一定量灰尘;
但由于热气流的流动会触发扇叶杆(a1113)受到气流的推动,进而弧刮装置(a111)在轴承内杆(a1111)的配合作用下,弧刮头(a1112)进行转动,此时能将内弧板(a112)表面的灰进行刮下,进行内通道自洁功能,进而有效保护逆变器本体(2)内部不受灰尘堆积,延长内部电子元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春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台商投资区春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09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