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任意位置开启锁止的汽车扶手开启锁定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1190.2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全喜;邓桂欣;汤进雄;陈克琴;谢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32 | 分类号: | E05B83/32;E05B79/20;E05B85/00;E05B8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意 位置 开启 汽车 扶手 锁定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可任意位置开启锁止的汽车扶手开启锁定机构,包括扶手下盖和可在扶手下盖上滑动的扶手上盖,还包括安装在扶手下盖端部的锁止机构和安装在扶手上盖端部的开启机构,开启机构与锁止机构之间通过一根柔性线束连接,柔性线束外包裹有柔性的外部线套,外部线套的一端固定在扶手上盖上,另一端固定在扶手下盖上,外部线套的长度小于柔性线束的长度。本发明可任意位置开启锁止的汽车扶手开启锁定机构,实现在扶手上盖滑动到任意位置,扶手与扶手箱体的锁止开启,有效提高行车过程中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任意位置开启锁止的汽车扶手开启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副仪表台位于汽车前排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副仪表台后上端的扶手具备以下功能:
1、排驾驶员或者乘客将其手臂放置其上,扶手可长时间支撑手臂,防止疲劳;
2、扶手可以开启关闭,方便从扶手下面的扶手箱存取物品。
扶手通过后部铰链固定到副仪表台本体,前部通过开启/锁定装置,控制扶手的开启和锁定,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扶手可以沿着后端的铰链轴旋转开启;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扶手无法旋转开启。
另外,市面上的中、高端车扶手具有前后滑动功能,即扶手上盖与扶手下盖中间通过滑轨连接,能实现扶手上盖相对扶手下盖的前后滑动,以适应不同驾驶员乘客人体尺寸及不同休息姿态所需的不同支撑位置需要。
但是,市面上滑动扶手的开启/锁定机构,在扶手向前滑动状态时无法解除锁定机构,不能开启/锁定扶手,需要将扶手退回到原始位置(最后端)才能开启/锁定结构,打开/关闭扶手箱。
另外,在扶手已经处于向前滑动状态下,扶手开启/锁定操作复杂,影响驾驶安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打开扶手,从扶手箱存取物品,需要先将扶手上盖滑动到最后位置,然后进行开启/关闭操作,过程是盲操作,过程复杂,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驾驶安全。
而在扶手已经处于向前滑动状态下,扶手如未锁定,影响安全:在车辆发生翻滚类的事故时,扶手如果已打开,将直接增大乘客伤害风险。
因此,现有技术中,车辆用滑动扶手,开启/锁定机构,需要将扶手退回到初始位置才操作,且使用了类似于跷跷板的结构,导致容易出现噪音异响,并且对相应的结构的精度要求高,不能实现扶手滑动过程中任意位置在开启/锁止扶手,不能很好的方便乘客使用,也不利于交通事故中乘客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任意位置开启锁止的汽车扶手开启锁定机构,实现在扶手上盖滑动到任意位置,扶手与扶手箱体的锁止开启,有效提高行车过程中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可任意位置开启锁止的汽车扶手开启锁定机构,包括扶手下盖和可在所述扶手下盖上滑动的扶手上盖,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扶手下盖端部的锁止机构和安装在所述扶手上盖端部的开启机构,所述开启机构与所述锁止机构之间通过一根柔性线束连接,所述柔性线束外包裹有柔性的外部线套,所述外部线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扶手上盖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扶手下盖上,所述外部线套的长度小于所述柔性线束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开启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扶手上盖端部的扣手,所述柔性线束固定连接在所述扣手上,且所述柔性线束的这一端套置有扣手弹簧,所述扣手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扣手上,所述扣手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扶手上盖上。
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通过旋转轴铰接在所述扶手下盖端部的锁止钩,所述锁止钩的上端连有所述柔性线束,所述锁止钩的下钩部伸入设在扶手箱体上的锁口内,所述柔性线束与所述锁止钩连接的这一端上套置有锁止弹簧,所述锁止弹簧的一端连在所述锁止钩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扶手下盖上。
优选地,所述柔性线束的端部设有端帽,所述柔性线束穿过所述扣手通过所述端帽卡在所述扣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1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循环节能冷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