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节能冷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1237.5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强;林勇;赵剑;江清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福瑞硅烷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王明超 |
地址: | 7534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节能 热交换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节能冷热交换器,涉及化工生产领域。该循环节能冷热交换器,循环节能冷热交换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湿除尘器,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分流进管,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底部设置有分流出管,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通过将经空冷后的高温氯化氢合成气(200~250℃)进入冷热交换器管程,再进入低温运行(‑22℃)的湿除尘器,湿除尘出口氯化氢冷气体(~20℃)再返回进入冷热交换器的空腔内进行热交换,因此,在此过程不需要消耗冷却水,节省了能量消耗,并且出系统的气体温度升高,对后系统反应有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节能冷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工工业已经成为在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工业领域。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技术,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在化学工业的发展下使得生活中的物质更加的丰富。
在化工工业的生产合成中一些加工过程需要利用氯化氢合成气体,处于高温状态的氯化氢合成气体往往是经空冷后进入水冷却器,再进入(-20℃)低温运行的湿除尘器,湿除尘出口气体(-10℃),进入合成炉,这样的方式需要消耗冷却水循环量,并且湿除尘出口气体温度过低,也会影响后系统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节能冷热交换器,解决了高温氯化氢合成气体经空冷后进入水冷却器,再进入低温运行的湿除尘器,湿除尘出口气体,进入合成炉需要消耗冷却水循环量,并且排出的过低温度的气体会影响后续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循环节能冷热交换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湿除尘器,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分流进管,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底部设置有分流出管,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分流入管、分流出管相连通;
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外侧壁且靠近底部开设有第二排口,所述第二排口通过管道与湿除尘器的输入口相连;
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外侧壁且位于第二排口的一侧开设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湿除尘器的输出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合成气进口,所述合成气进口与分流进管的输入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外侧壁且靠近顶部开设有第一排口,且第一排口与后系统相连。
优选的,所述分流出管的输出端与第二排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流进管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所相连的支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为曲型管结构,所述第三管路为直管结构,且第一管路的管长大于第二管路的管长。
工作原理:使用时,高温氯化氢气体由合成气进口3引入至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然后通过选择性开启分流进管7某个支管上的控制阀,使其与该控制阀对应的第一管路8或第二管路9环第三管路10进行工作,然后气体再传送至分流出管11,分流出管11将高温气体直接传送至低温工作的湿除尘器2的内部,湿除尘器2对气体进行冷却,然后经过冷却后的氯化氢合成气再由回流口6传送至换热器主体1的壳程内,此时,进入换热器主体1内部的冷却气体与参与工作的管道实现热交换,进而对冷却的低温气体进行升温,并且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第一管路8、第二管路9、第三管路10能够对热交换的面积进行改变,最终气体再从第一排口4输送至后系统进行加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节能冷热交换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福瑞硅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夏福瑞硅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1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