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夜间无功抑制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1965.6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熊磊;谢勇胜;梅欢;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科联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02 | 分类号: | H01H7/02;H01H3/02;H02S40/32;H02S40/3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丽丹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电站 组串式 逆变器 夜间 无功 抑制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夜间无功抑制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太阳能电池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固定安装在箱体(1)一表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的蓄电池设置在箱体(1)内,所述箱体(1)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驱动轴(4),所述驱动轴(4)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5);
所述固定环(5)内表面固定套接有延时筒(6),所述延时筒(6)内设置有机械延时装置,所述机械延时装置包括延时块(7),所述延时筒(6)周侧面开设有第一起始孔(8),所述第一起始孔(8)内活动套接有触发绳(9),所述第一起始孔(8)内设置有防溢装置,所述防溢装置包括限位槽(10),所述箱体(1)另一侧内壁设置有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包括支撑板(11);
所述防溢装置位于延时筒(6)内壁防止其内部物质流出且通过触发绳(9)防止机械延时装置驱动,所述机械延时装置通过拉出一端位于延时块(7)内的触发绳(9)从而启动实现夜间通过太阳能电池板(2)的蓄电池供电,所述机械延时装置启动过程中触发电机(3)且通过电机(3)带动延时筒(6)转动从而实现复位,所述机械延时装置复位的同时启动触发装置且通过位于机械延时装置一侧的触发装置启动太阳能电池板(2)的蓄电池供电从而减少设备对电网的耗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夜间无功抑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栓(501),所述固定栓(501)为H型结构,所述固定栓(501)周侧面缠绕有牵引绳(5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夜间无功抑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块(7)为柱体结构且与延时筒(6)内壁中间位置固定套接,所述延时块(7)一表面开设有延时孔(701),所述延时孔(701)为沙漏型结构,所述延时块(7)上方设置有第一滑块(702),所述第一滑块(702)周侧面与延时筒(6)内壁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滑块(702)与延时块(7)之间填充有沙石,所述第一滑块(702)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7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夜间无功抑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703)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架(703)一端周侧面与延时筒(6)一端表面活动套接,所述固定架(703)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挤压块(704),所述固定架(703)U型结构凹陷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挤压块(705),所述第二挤压块(705)下方设置有第一启动开关(706),所述第一启动开关706与箱体1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启动开关(706)的电极分别与电机(3)的电极以及太阳能电池板(2)的蓄电池的关闭开关的电极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夜间无功抑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块(7)下方设置有第二滑块(707),所述第二滑块(707)周侧面与延时筒(6)内壁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滑块(702)与第二滑块(707)材料均为铅类金属滑块,所述第二滑块(707)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挤压块(7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夜间无功抑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挤压块(708)位于第二滑块(707)下方,所述第三挤压块(708)下方设置有第二启动开关(709),所述第二启动开关(709)的电极与电机(3)的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启动开关(709)与延时筒(6)内底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夜间无功抑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始孔(8)与所述延时筒(6)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起始孔(8)相对表面设置有第二起始孔(101),所述第二起始孔(101)开设在箱体(1)内壁,所述触发绳(9)一端周侧面与第二起始孔(101)内壁活动套接且一端水平面高于第二起始孔(101)一端水平面,所述触发绳(9)另一端与延时孔(701)内壁活动套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科联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桐乡科联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19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