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截止电流的调节电路和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2177.9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5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3/26 | 分类号: | G05F3/26;H02J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截止 电流 调节 电路 方法 | ||
一种充电截止电流的调节电路和调节方法,包括采样模块、电流镜模块、第一电阻和比较器,采样模块用于采样充电电流并输出与充电电流成比例的采样输出电流;电流镜模块用于按照1:k的镜像比镜像采样输出电流,获得采样输出电流放大k倍后的镜像输出电流;第一电阻一端连接镜像输出电流和比较器的负向输入端,另一端接地;比较器正向输入端连接基准电压,输出端产生充电截止信号,当第一电阻上的压降小于基准电压时,充电截止信号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表示充电电流达到充电截止电流,停止充电;通过调节电流镜模块的镜像比可以调节充电截止电流的值。本发明的充电截止电流调节方案设计灵活且结构简单,同时保持了低功耗、高精度和易于集成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微电子设计中的电子电路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充电截止电流的调节电路和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是传统的充电截止电流选择电路,外部的充电电流ICHG经过采样电阻RS流入电池VBAT中。采样放大器AMP通过电阻R4与R5把外部的充电电流ICHG的电流信息转换为内部的电压信号V_ICHG,此时有:
所以V_ICHG电压的大小此时也反映了充电电流ICHG的大小。然后通过一个比较器对电压信号V_ICHG进行判断比较,当电压信号V_ICHG小于某一电压基准时,比较器输出翻高实现充电截止。
为了调节充电截止电流的大小,传统方法是采用一个电压DAC产生一组电压值来调节电压基准,对于如图1所示的传统电源选择电路而言,在判断充电截止电流的时候,需要额外增加一个电压DAC电路以及其控制电路,一般来说额外的DAC都往往需要比较多的电阻矩阵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降低成本的趋势,因此势必会增加电路的复杂程度与面积消耗。另外一般来说充电截止电流都比充电电流ICHG小的多,例如充电截止电流是0.1倍的ICHG,这样引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比较器COMP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往往就会很低,在比较器COMP输入失调OFFSET的影响下,会大大降低充电截止电流的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传统充电截止电流调节方法存在的电路复杂、面积消耗大以及充电截止电流精度低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截止电流的调节电路和调节方法,将充电电流采样后通过电流镜放大,再将放大后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并与一个固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通过调节镜像比例即可调节充电截止电流的值,保证了充电截止电流精度高,而且添加的电流镜相比DAC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电路设计和面积消耗。
本发明提出的调节电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充电截止电流的调节电路,包括采样模块、电流镜模块、第一电阻和比较器,
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样充电电流,输出与所述充电电流成比例的采样输出电流;
所述电流镜模块用于按照1:k的镜像比镜像所述采样输出电流,获得所述采样输出电流放大k倍后的镜像输出电流,其中k大于1;
第一电阻一端连接所述镜像输出电流和比较器的负向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基准电压,其输出端产生充电截止信号,当第一电阻上的压降小于所述基准电压时,所述充电截止信号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表示所述充电电流达到充电截止电流,停止充电;
通过调节所述电流镜模块的镜像比来调节所述充电截止电流的值。
具体的,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采样电阻和放大器,其中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为阻值相同的电阻;
所述充电电流流过采样电阻,采样电阻一端通过第五电阻后连接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后连接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
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其栅极连接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二NMOS管的栅极,其源极通过第三电阻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21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