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膜废料协同树脂粉模压制备脂塑托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2524.8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殷晓飞;王怀栋;蔡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23/06;C08L23/12;C08L67/02;C08L27/06;C08L51/06;C08K5/098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料 协同 树脂 模压 制备 托盘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废料回收再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膜废料协同树脂粉模压制备脂塑托盘的方法。步骤一.干膜废料预处理。步骤二.配料混合。步骤三.混炼。步骤四.模压成型。本发明实现了对废弃干膜、废弃线路板树脂粉的资源化利用,制备得到的脂塑托盘性能优良,具有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料回收再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膜废料协同树脂粉模压制备脂塑托盘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致抗蚀剂是一种由感光树脂、增感剂、溶剂等成分组成的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光致抗蚀剂中的感光树脂在经光照后能够在曝光区快速发生光固化反应,从而使溶解性、亲合性等物理性能发生明显变化,在经适当的溶剂处理后,可以去除可溶性部分从而得到所需图像。鉴于光致抗蚀剂具有阻挡电镀和蚀刻等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线路板工业中电路元器件、阻焊掩模及介电图形的制作和转移中。
美国杜邦公司在1968年开发了一种光致抗蚀剂(通常命名为干膜),由聚酯薄膜、感光胶层、聚乙烯保护膜等部分组成,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线路板的生产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产生的废弃干膜高达30-50万吨以上;目前,废弃干膜大多作为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理。然而,由于部分光致抗蚀干膜可能含有卤性感光成分,此外干膜自身含有大量有机胶体类物质,其在焚烧过程中容易导致二噁英等剧毒气体产生,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安全、环保的处理方法。
由于电器电子产品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攀升推动了印刷线路板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印刷线路板生产和回收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干膜、废弃线路板树脂等废弃物的日益增加,并引发了有机固废环保处置等难题。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时产生的废弃线路板中通常含有环氧树脂、溴代阻燃剂、重金属等毒害物质,焚烧及填埋等传统处理方式会产生二噁英、含重金属的飞灰、垃圾渗滤液等污染物,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亟待开发针对上述废弃干膜和废弃线路板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干膜废料协同树脂粉模压制备脂塑托盘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膜废料协同树脂粉模压制备脂塑托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干膜废料预处理:
将回收获得的干膜废料进行烘干,使水分含量低于5%;烘干后干膜废料转入破碎机中破碎,获得粒径小于2mm的初级干膜废料。
步骤二.配料混合:
将步骤一中的初级干膜废料与树脂粉、塑料颗粒、润滑剂、相容剂按一定比例投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获得生产用初级原料。
步骤三.混炼:
将初级原料通过螺旋上料机投入混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机锅体为油加热,通过两根主轴桨叶进行搅拌混炼;混炼实现PE颗粒及干膜废料充分塑化,并与树脂粉搅拌混合为一体;待所有原料混炼成一体化、呈现半流态浆料后,通过混炼机底部螺杆将物料推出。
步骤四.模压成型:
在磨具中涂抹脱模剂,将混炼产品投入压机模具中进行模压成型,且上下模具中均通循环冷却水,模压结束后通过机械手臂吸盘将托盘取出,修剪毛边后获得脂塑托盘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干膜废料烘干温度为80~100℃,烘干时间依据干膜废料的含水率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塑料颗粒为原生或再生HDPE、LDPE、PP、PET、PVC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润滑剂为PE蜡、硬脂酸锌、硬质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E、马来酸酐接枝PP中的一种或混合;原料配比按重量计为干膜废料10~30份、树脂粉20~30份、PE塑料颗粒30~50份、润滑剂1~3份、相容剂1~3份;原料混合采用高混或低混机混合,混合时间为1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2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