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填埋系统及垃圾渗漏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2808.7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肖敬瑞;丁彦礼;任望;郭胜有;李文龙;白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B09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爱涛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系统 渗漏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垃圾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填埋区和多个电极组,一个所述电极组包括设置在同一条测线上的多个电极;多个所述电极组设置在所述垃圾填埋区底部的土壤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渗膜,所述垃圾填埋区与所述土壤层之间设置有防渗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通过导线引出地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导线收集管,一个所述导线收集管对应一个所述电极组,所述导线收集管用于收集相应电极组引出的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引出端设置编号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测线上的相邻电极之间的距离为2米到10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测线之间的距离为5米到20米。
8.一种垃圾渗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填埋系统,包括:
采用电阻率剖面法确定各测量点的位置;
对于任意一个测量点,分别获取所述测量点对应的垃圾填埋前各电极的电位和所述测量点对应的垃圾填埋后各电极的电位;
根据所述垃圾填埋前各电极的电位计算所述测量点垃圾填埋前的电阻率,根据所述垃圾填埋后各电极的电位计算所述测量点垃圾填埋后的电阻率;
根据各所述测量点的位置和对应所述测量点填埋前的电阻率绘制填埋前平面等值线图;
根据各所述测量点的位置和对应所述测量点填埋后的电阻率绘制填埋后平面等值线图;
根据所述填埋前平面等值线图和所述填埋后平面等值线图,确定各所述测量点是否出现垃圾渗滤液的渗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率剖面法为:对称四极法、偶极-偶极法或者三极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28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液体加热器外壳焊接的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免螺丝可调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