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型竹炭烧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3179.X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珍珍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B01D50/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型竹炭 烧制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竹炭烧制设备,涉及竹炭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烧制仓,所述烧制仓的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预热机构,所述预热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本发明通过抽气装置和抽气管配合,将烧制仓中烧制时产生的废气抽出输送至过滤箱中,再利用过滤板上的炭灰吸附板和炭灰吸附网的配合,对废气中的炭灰及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再配合输气管输送至预热箱中,对竹炭进行预热,避免了在使用烧制设备对竹炭进行烧制时,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同时气体中会携带一些热量,若直接排放,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出现资源的浪费,导致设备的环保性降低,节能性降低的问题,从而达到了提高设备的环保性和节能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炭烧制设备,涉及竹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竹炭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竹炭是以三年生以上高山毛竹为原料,经近千度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炭,竹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菌驱虫,与人体接触能去湿吸汗,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疲劳,经科学提炼加工后,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在使用烧制设备对竹炭进行烧制时,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同时气体中会携带一些热量,若直接排放,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出现资源的浪费,导致设备的环保性降低,节能性降低的问题;
2、在烧制竹炭时,往往需要等待温度降低后,才能将竹炭取出,进行下一批次竹炭的烧制,不但浪费工人的时间,而且设备温度降低后需要再次启动加热,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导致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
3、烧制设备在使用时,机器自身会产生一定的震颤,若震颤地力长时间持续作用在设备上,会使得设备出现损坏的几率增加,进而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竹炭烧制设备,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热量回收,废气过滤的能力,解决在使用烧制设备对竹炭进行烧制时,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同时气体中会携带一些热量,若直接排放,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出现资源的浪费,导致设备的环保性降低,节能性降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将设备温度降低后取出竹炭,再次启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导致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以达到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使用成本的效果,其中再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缓冲的能力,方便设备的生产使用,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解决了若震颤地力长时间持续作用在设备上,会使得设备出现损坏的几率增加,进而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环保型竹炭烧制设备,包括烧制仓,所述烧制仓的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预热机构,所述预热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所述烧制仓的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所述烧制仓的底面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
所述预热机构包括有预热箱,所述预热箱的侧面与烧制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预热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气管。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侧面与烧制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的背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外壳。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气管的顶端延伸至预热箱的内部且与预热箱的内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延伸至烧制仓的内部且与烧制仓的内外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过滤箱、输气管、抽气装置和抽气管共同配合,对烧制废气进行输送及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珍珍,未经王珍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3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