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信号采集装置及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4093.9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6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君;董学虎;叶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智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4 | 分类号: | G01R3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信号 采集 装置 局部 放电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属于电力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程信号采集装置及局部放电测试系统,该远程信号采集装置包括:前置放大板和采样底板,前置放大板用于接收并输出放电信号;采样底板包括:高压信号接收端、放电信号接收端、信号采集及转换模块、处理器和网口;放电信号接收端与前置放大板的输入端通讯连接,信号采集及转换模块的输入侧分别与前置放大板的输出端、高压信号接收端通讯连接,信号采集及转换模块的输出侧和网口均与处理器通讯连接;网口通过光数据连接装置连接计算机。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便捷性强,同时可避免信号采集时的地干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属于电力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程信号采集装置及局部放电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精确而稳定的局部放电测试仪是保证高压电器产品质量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并且,随着近几年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市场上,目前应用的基于脉冲电流法的数字式局部放电测试仪几乎全是集中架构模式,即高速采样、信号处理和数据显示都在一个装置内实现,虽然数据处理的软件功能增加了抗干扰等措施,但弥补不了各种干扰(接地系统、供电电源、传输线等)引起的错误采集,而且接地的连接问题往往会增加高压被击穿的风险。另外,市面上的同类产品体积庞大,不仅不利于便携,而且往往需要外部干净的输入电源,这个如果在野外操作的话,就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信号采集装置及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具有体积小、便捷性强,同时可避免信号采集时的地干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远程信号采集装置,包括:前置放大板和采样底板;
所述前置放大板用于接收并放大放电信号;
所述采样底板包括:高压信号接收端、放电信号接收端、信号采集及转换模块、处理器和网口;所述放电信号接收端与所述前置放大板的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及转换模块的输入侧分别与所述前置放大板的输出端、高压信号接收端通讯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及转换模块的输出侧和所述网口均与所述处理器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采集及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前置放大板输出的所述放电信号和输入所述高压信号接收端的高压信号,并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放电信号和所述高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网口用于通过光数据连接装置连接计算机。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包括:计算机、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远程信号采集装置、光数据连接装置;
各所述远程信号采集装置的所述网口均通过所述光数据连接装置与所述计算机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远程信号采集装置包括了前置放大板和采样底板,通过前置放大板可实现对放电信号的采集,同时通过采样底板可实现对高压信号的采集,同时前置放大板又能将采集到的放电信号通过放电信号接收端与前置放大板的输入端通讯连接,输出至采样底板,并借助采样底板的信号采集及转换模块将放电信号和高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至处理器。最后,经信号采集及转换模块转换后的两组数字信号由处理器通过网口,并借助光数据连接装置上传至计算机。由此不难看出,本实施方式的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可将远程信号采集装置独立于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外,从而极大的减小了整个系统的体积,因此便于携带,同时,由于远程信号采集装置可通过光数据连接装置与计算机进行光通讯,从而可避免信号采集时的地干扰的问题。
另外,所述远程信号采集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前置放大板和所述采样底板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另外,所述前置放大板和所述采样底板之间设有支撑组件。
另外,所述前置大板包括:衰减器、低通滤波器、放大器;所述衰减器、所述低通滤波器和所述放大器依次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智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智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40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