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外生命维持灌流培养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4977.4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玄;陈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12;C12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生命 维持 灌流 培养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体外生命维持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混单元(1),其包括预混腔室(101),向所述预混腔室(101)加入营养液和气体,在所述预混腔室(101)内进行混合形成培养液;
培养单元,其包括培养腔室(2),所述培养腔室(2)内设置有第一膜组件(203),所述第一膜组件(203)将所述培养腔室(2)分割为第一培养腔(205)和第二培养腔(206),所述第一膜组件(203)用于截留和/或透过培养液内的部分组份;
所述第一培养腔(205)与所述预混腔室(101)连通,所述预混腔室(101)能够向所述第一培养腔(205)输送培养液,所述第一培养腔(205)内的培养液能够回流至所述预混腔室(101)内,所述第二培养腔(206)用于盛放培养物,并培养所述培养物;或
所述第一培养腔(205)与所述预混腔室(101)连通,所述预混腔室(101)能够向所述第一培养腔(205)输送培养液,所述第二培养腔(206)与所述预混腔室(101)相连通,所述第二培养腔(206)内的培养液能够回流至所述预混腔室(101)内,所述第一培养腔(205)或所述第二培养腔(206)用于盛放培养物,并培养所述培养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生命维持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腔(205)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第一培养腔(205)或所述第二培养腔(206)设置有排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排液口均与所述预混腔室(10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生命维持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单元(4),所述收集单元(4)与排液口连通,所述收集单元(4)用于收集所述培养腔室(2)排出的培养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生命维持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204),所述三通阀(204)的三个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排液口、所述收集单元(4)和所述预混腔室(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外生命维持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单元(5),
所述预混腔室(101)和所述进液口之间设置有所述动力单元(5);和/或
所述三通阀和所述排液口之间设置有所述动力单元(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生命维持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单元(1)还包括补液腔室(104),其与所述预混腔室(101)相连通,用于向所述预混腔室(101)内输送营养液,所述补液腔室(104)能够向所述预混腔室(101)内定向输送所述培养物所需的一种或多种组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生命维持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培养腔(205)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预混腔室(101)连通,所述第一培养腔(205)或所述第二培养腔(206)设置有排液口;
所述体外生命维持灌流培养系统还包括:
交换单元(3),其包括交换腔室和第二膜组件(301),所述交换腔室包括第一交换腔(302)和第二交换腔(303),所述第一交换腔(302)和所述第二交换腔(303)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膜组件(301),且通过所述第二膜组件(301)连通,所述排液口和所述预混单元(1)均与所述第一交换腔(302)连通;
补液单元(11),其与所述第二交换腔(303)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第二交换腔(303)输送补充营养液,所述补液单元(11)能够向所述第二交换腔(303)内定向输送所述培养物所需的一种或多种组份,所述补充营养液内的组份能够透过所述第二膜组件(301)渗透至所述第一交换腔(3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外生命维持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单元(4),所述收集单元(4)与所述第二交换腔(303)连通,所述收集单元(4)用于收集所述第二交换腔(303)排出的培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49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