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5103.0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2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皞;杨川;杨琴;孙明艳;张志清;刘庆;陈捷;范啟超;黄姝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7/00;G06V10/25;G06V10/75;G06K9/62;G01N3/42;G01N23/203;G01N23/2055;G01N23/20058;G01N23/2251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金属材料 三维重建 方法 | ||
1.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进行图像采集;
S2:在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的表面选定测试区域,在测试区域旁打下硬度压痕,测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并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后为新一层测试面,选定的测试区域为原测试面;
S3:测量抛光后的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变化,计算抛光深度确定相邻的测试面间距;
S4:重复S1-S3达到预设次数以上;
S5:对每层测试面的EBSD图像和BSE图像进行匹配校正;
S6:对校正后的各层测试面的二维测试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之前还包括对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的表面进行平整和抛光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在SEM中对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的表面分别进行EBSD测试和背散射电子图像采集,SEM为扫描电子显微镜,EBSD测试为三维电子背散射衍射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使用维氏硬度计在测试区域旁打下硬度压痕,测量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对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的表面机械抛光和电化学抛光,即所述抛光处理包括机械抛光和电化学抛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测试区域旁打下硬度压痕包括在测试区域的两侧关于测试区域的中心对称打下两个维氏硬度压痕,两个维氏硬度压痕均为两个正方形,所述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为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其中,维氏硬度压痕对角线长度≤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抛光处理后的测试面的粗糙度Ra≤0.5μ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EM的扫描电镜加速电压为15~20k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的预设次数为15次。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合金型金属材料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合金型金属材料为包括含有第二相颗粒的合金型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51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