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线圈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5132.7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3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一;占部顺一郎;志贺悠人;飞田和哉;数田洋一;滨地纪彰;松浦利典;田久保悠一;高久宗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27/28;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线圈 部件 | ||
本发明的一种层叠线圈部件,其具备素体和端子电极。素体呈长方体形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互相相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互相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和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互相相对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线圈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线圈轴,配置于素体内。端子电极与线圈电连接。端子电极具有设置于第一主面的主面电极部分。线圈具有多个线圈导体,该多个线圈导体在第一方向上互相分离地配置,并且互相电连接。多个线圈导体中的配置于最靠近第一主面侧的位置且与主面电极部分相对的第一线圈导体的宽度,比配置于比第一线圈导体更靠第二主面侧的第二线圈导体的宽度窄。第一线圈导体的长宽比比第二线圈导体的长宽比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层叠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特开2014-22426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层叠电感器,其具备:层叠有多个磁性体层而成的层叠体、配置于层叠体内的线圈、以及设置于层叠体的下表面的外部电极。在该层叠电感器中,线圈和外部电极互相相对地配置。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层叠电感器中,在线圈和外部电极之间形成浮游电容(寄生容量)。由此,层叠电感器的特性降低。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特性的降低的层叠线圈部件。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具备素体和端子电极。素体呈长方体形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互相相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互相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和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互相相对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线圈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线圈轴,配置于素体内。端子电极与线圈电连接。端子电极具有设置于第一主面的主面电极部分。线圈具有多个线圈导体,该多个线圈导体在第一方向上互相分离地配置,并且互相电连接。多个线圈导体中的配置于最靠近第一主面侧的位置且与主面电极部分相对的第一线圈导体的宽度,比配置于比第一线圈导体更靠第二主面侧的第二线圈导体的宽度窄。第一线圈导体的长宽比比第二线圈导体的长宽比高。
在该层叠线圈部件中,第一线圈导体配置于多个线圈导体中的最靠第一主面侧,且与主面电极部分相对。因此,在第一线圈导体和主面电极部分之间,根据第一线圈导体和主面电极部分相对的面积,形成有浮游电容。第一线圈导体的宽度比配置于比第一线圈导体靠第二主面侧的第二线圈导体的宽度窄。因此,与第一线圈导体的宽度和第二线圈导体的宽度同程度的情况相比,第一线圈导体和主面电极部分相对的面积变小。其结果,能够减小形成于第一线圈导体和主面电极部分之间的浮游电容。由此,能够抑制层叠线圈部件的自谐振频率(SRF)变低。第一线圈导体的长宽比比第二线圈导体的长宽比高。因此,与第一线圈导体的长宽比和第二线圈导体的长宽比同程度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第一线圈导体的截面积。由此,能够抑制层叠线圈部件的Q值降低。根据以上,能抑制层叠线圈部件的特性的降低。
第一线圈导体的截面积也可以与第二线圈导体的截面积同等。该情况下,能可靠地抑制Q值的降低。
也可以是,多个线圈导体的宽度越是第一主面侧而越窄,多个线圈导体的长宽比越是第一主面侧而越高。在该情况下,能进一步抑制层叠线圈部件的特性的降低。
也可以是,从第一方向观察,第一线圈导体的外缘与第二线圈导体的外缘一致。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线圈导体的内径变大,因此能够提高Q值及电感(L)。
也可以是,端子电极还具有设置于第一端面的端面电极部分。也可以是,第一线圈导体与端面电极部分相对。也可以是,从第一方向观察,第一线圈导体的内缘与第二线圈导体的内缘一致。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线圈导体和端面电极部分的间隔宽,因此能够减小形成于第一线圈导体和端面电极部分之间的浮游电容。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层叠线圈部件的自谐振频率变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5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
- 下一篇:电感器部件以及树脂密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