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MAD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913975作为TAAD的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125541.7 申请日: 2021-01-29
公开(公告)号: CN112760367A 公开(公告)日: 2021-05-07
发明(设计)人: 滕小梅;沈振亚;黄浩岳;邵联波;虞游;杨秭莹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分类号: C12Q1/6883 分类号: C12Q1/6883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尹红红
地址: 215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smad6 基因 核苷酸 多态性 rs12913975 作为 taad 生物 标志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SMAD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913975作为TAAD的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并公开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TAAD诊断产品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建立MALDI‑TOF‑MS技术,联合HyperGen‑GWAS研究及OMIM数据库筛选出SMAD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913975作为TAAD的生物标志物,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出rs12913975位点检测将作为动脉夹层患病风险的预测指标。利用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作药物设计的分子靶标的筛选,促进动脉瘤疾病新药开发。本发明建立的检测该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可高灵敏度、特异性地应用于SMAD6基因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领域,具体涉及SMAD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913975作为TAAD的生物标志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胸主动脉瘤/夹层(thoracic aortic aneurysm and dissection,TAAD)是致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5-30/10万。TAAD发病率的快速增长,与缺乏早期诊断指标密不可分。目前临床上对于胸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主要是通过提高个人健康意识,结合心脏超声和大血管CTA等检查以评估产生夹层的可能,但是胸主动脉夹层产生与遗传因素、血管组织结构变异有密切关系,仅凭主动脉直径、血流动力学等参数很难评估,因此这种策略难以应用于胸主动脉夹层高危人群的筛查及预警,也无法有效的提高早期诊断率。TAAD致死率高,演变形式多样,缺乏早期诊断标志物,且疾病走向存在不确定性,治疗手术方式及临床路径的选择难度大。因此,筛选出可靠的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刻不容缓。同时,通过以TAAD的病理改变及分子机制为基础,研究预防及治疗TAAD的新方法,期望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筛选与动脉夹层相关基因分子标志物及检测方法,该标志物为SMAD6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为rs12913975,同时提供了检测该位点的方法,开发了其特异性扩增引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SMAD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913975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TAAD诊断产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诊断产品包括试剂盒、芯片或试纸。

优选的,所述的诊断产品为诊断试剂盒。

优选的,所述的诊断试剂盒为PCR检测试剂盒。

进一步的,所述的PCR检测试剂盒包含检测SMAD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913975的检测试剂,所述的检测试剂包括检测SMAD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913975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生物标志物用作分子靶标进行药物设计筛选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1)基于MALDI-TOF-MS技术,根据HyperGen-GWAS研究及OMIM数据库选择目标SNP,从受试者的血样中,确定中国人群中与胸主动脉瘤/夹层发生风险显著相关的SNP分子标记;

(2)全血基因组DNA提取:对血液DNA的提取及纯化按照天根血液基因组DNA抽提及纯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质量及浓度检测在NaNoDrop 1000(Thermo公司)分光光度计上进行,要求OD260/OD280在1.8-2.0之间。筛选SNP:基于文献、HyperGen-GWAS研究及OMIM数据库选择目标SNP。基因分型:我们首选MALDI-TOF-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进行受试者基因组DNA基因分型,结果筛选出的高风险SNP rs12913975位点。

(3)设计SMAD6基因SNP rs12913975的上下游引物,对该位点进行检测,验证该位点作为TAAD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5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