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弹性辊磨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5685.2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宋宏军;向希科;夏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利民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9/02 | 分类号: | B23P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弹性 辊磨头 | ||
1.自适应弹性辊磨头,用于加工不锈钢复合管;所述弹性辊磨头包括芯轴(10)和多个滚轮(20),所述芯轴(10)具有径向线R和轴向线L;所述滚轮(20)绕着所述芯轴(10)环形布置以形成环形结构M,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楔形组件(30),所述楔形组件(30)分布在所述芯轴(10)外圆壁上并与所述滚轮(2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滚轮(20)与所述楔形组件(30)可转动连接;移动板(50),可沿着所述芯轴(10)轴向线L移动;和多个弹性缓冲件(40),所述弹性缓冲件(40)与所述楔形组件(30)一一对应,所述楔形组件(30)通过所述弹性缓冲件(40)与所述移动板(50)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50)通过所述弹性缓冲件(40)驱动所述楔形组件(30),使得所有所述滚轮(20)沿着所述芯轴(10)的径向线R移动,以改变所述环形结构M的直径;单个所述滚轮(20)受到所述不锈钢复合管挤压时通过所述楔形组件(30)驱动所述弹性缓冲件(40)相对于所述移动板(50)移动;
所述芯轴(10)的两端分别贴合固定有第一侧封板(11)和第二侧封板(12),所述第一侧封板(11)和第二侧封板(12)均与所述芯轴(10)同轴设置,所述第一侧封板(11)和第二侧封板(12)的外圆直径大于所述芯轴(10)的外圆直径使得所述第一侧封板(11)、芯轴(10)和第二侧封板(12)共同形成一环形凹腔,所述楔形组件(3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环形凹腔内且所述滚轮(20)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环形凹腔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弹性辊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组件(30)包括第一楔形块(31),与所述环形凹腔配合连接并可在所述环形凹腔内沿着所述径向线R移动;第二楔形块(32),设置在所述第一楔形块(31)与所述芯轴(10)之间,所述第二楔形块(32)可在所述环形凹腔内沿着所述轴向线L移动;所述第二楔形块(32)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一楔形块(31)的楔形面可滑动的贴合设置;
所述第二楔形块(32)与所述弹性缓冲件(40)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缓冲件(40)驱动所述第二楔形块(32)沿轴向线L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楔形块(32)推动所述第一楔形块(31)沿径向线R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弹性辊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31)的楔形面上设有T型滑槽,所述第二楔形块(32)上设有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与所述T型滑槽配合安装使得所述第一楔形块(31)与所述第二楔形块(32)可滑动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弹性辊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连接杆(41)和弹簧(42);所述连接杆(41)与所述移动板(50)插接间隙配合且连接杆(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楔形块(32)固定;所述弹簧(42)位于所述第二楔形块(32)与所述移动板(50)之间且所述弹簧(42)套接在所述连接杆(4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弹性辊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封板(11)与所述移动板(50)通过一调节丝杆(51)螺旋连接,通过转动所述调节丝杆(51)使得所述移动板(50)沿所述芯轴(10)的轴向线L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利民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利民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56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耐湿电容器铝壳
- 下一篇:产生全景深度图像的图像装置及相关图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