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质疏松型锁定脊柱融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5720.0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质 疏松 锁定 脊柱 融合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骨质疏松型锁定脊柱融合器,包括脊柱下融合器,脊柱下融合器上表面的中部位置连接有舒适缓冲装置,脊柱下融合器的上方设置有脊柱上融合器,脊柱下融合器的一侧设置有间隙稳定调整装置,脊柱下融合器和脊柱上融合器的一侧均开设有螺栓斜孔,脊柱下融合器和脊柱上融合器的中部位置均安装有加强筋装置,舒适缓冲装置的内部安装有伸缩齿条。该骨质疏松型锁定脊柱融合器,通过设置加强筋装置和舒适缓冲装置配合使用,能够在使用者移动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使用者的脊柱间隙连接处不会出现僵硬和疼痛感,通过伸缩齿条和间隙稳定调整装置配合使用,能够使传动调整过程,简单便捷,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质疏松型锁定脊柱融合器。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锁定脊柱融合器可以通过融合器上设置的锁定机构实现融合器与椎体的固定,从而摆脱对辅助固定的限制,对于一部分骨质疏松患者需要使用到锁定脊柱融合器对脊柱进行手术治疗。
中国已授权发明公开(公告)号:CN211187664U中公开的一种骨质疏松型锁定脊柱融合器,该骨质疏松型锁定脊柱融合器通过利用内六角扳手插入圆盘上的内六角槽内,顺时针转动内六角扳手,内六角板手带动圆盘、转轴两个蜗杆和连接杆转动,两个蜗杆分别带动相对应的蜗轮和相对应的丝杆进行同步同向转动,由于两个丝杆分别与两个螺纹槽螺纹连接配合,两个支撑柱带动上融合座向上移动,使得融合器厚度增加,同理,逆时针转动内六角扳手,使得两个支撑柱带动上融合座向下移动,使得融合器厚度减少,当把上融合座的高度位置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停止转动圆盘,取出内六角板手,通过对上融合座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使得下融合座和上融合座之间的距离增加或者减少,从而对融合器的厚度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患者脊柱椎间间隙的大小使用;经济实用,设计合理,操作便捷,便于对融合器的厚度进行调节,方便针对不同患者脊柱椎间间隙的大小使用,提高了适用范围,适合推广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上述对比专利的结构设计,由于是通过内六角板手带动圆盘、转轴两个蜗杆和连接杆转动,两个蜗杆分别带动相对应的蜗轮和相对应的丝杆进行同步同向转动,结构原理复杂,导致传动不稳定;而且在对融合器的厚度进行调节后,下融合座和上融合座之间的间隙通过两个支撑柱连接,没有设置缓冲装置,使用者在移动过程中很难有舒适体验,导致使用效果大大折扣,故而提出以上一种骨质疏松型锁定脊柱融合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质疏松型锁定脊柱融合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上、下融合座之间传动结构不稳定和间隙没有设置缓冲装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2、一种骨质疏松型锁定脊柱融合器,包括脊柱下融合器,所述脊柱下融合器上表面的中部位置连接有舒适缓冲装置,所述脊柱下融合器的上方设置有脊柱上融合器,所述脊柱下融合器的一侧设置有间隙稳定调整装置;
所述脊柱下融合器和脊柱上融合器的一侧均开设有螺栓斜孔,所述脊柱下融合器和脊柱上融合器的中部位置均安装有加强筋装置,所述脊柱下融合器和脊柱上融合器的一端均连接有防滑齿;
所述螺栓斜孔内均设置有便捷锁定螺钉;所述舒适缓冲装置的内部安装有伸缩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脊柱下融合器的下底面连接有相适配的防滑齿,所述脊柱下融合器的一侧开设有与便捷锁定螺钉相适配的螺栓斜孔,所述脊柱下融合器的另一侧安装有间隙稳定调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5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