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复合式高效低NOx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6102.8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1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智;罗永浩;邓睿渠;汪林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3G5/46;F23G5/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复合 高效 no base sub | ||
1.一种应用复合式高效低NOx燃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该焚烧炉包括相互连通的炉膛(I)和位于炉膛(I)顶部的烟囱(II);
所述的炉膛(I)内开设有多个供焦炭层形成的一次风喷嘴(11),促进NH3和NOx的混合的再循环烟气射流喷嘴,以及实现炉膛(I)内NOx逐级还原的二次风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复合式高效低NOx燃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I)包括用于堆积生活垃圾焚烧时生成的固相床层的炉排(1),分别布设在烟囱(II)两侧的前拱(4)和后拱(3),以及与后拱(3)相连的尾拱(2);
所述的一次风喷嘴(11),用于喷出供床层燃烧的空气,并阵列分布于炉排(1)上;
所述的再循环烟气射流喷嘴,用于喷出从焚烧炉内抽取的烟气,包括主循环喷嘴(21),该主循环喷嘴(21)位于尾拱(2)上;
所述的二次风喷嘴,用于喷出帮助气相中可燃组分燃尽的空气,包括初级喷嘴(41),该初级喷嘴(41)位于前拱(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复合式高效低NOx燃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循环喷嘴(21)的再循环烟气射流方向与焚烧炉内气体上升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复合式高效低NOx燃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循环烟气射流喷嘴还包括副循环喷嘴(31),该副循环喷嘴(31)位于后拱(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复合式高效低NOx燃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风喷嘴还包括至少一对次级喷嘴(42),该次级喷嘴(42)分开成对布设于烟囱(II)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复合式高效低NOx燃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风喷嘴还包括保障气相中可燃组分燃尽的加强喷嘴(5),该加强喷嘴(5)分开成对布设于烟囱(II)上部。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应用复合式高效低NOx燃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耦合调控固相床层中N元素的析出以及炉膛燃烧过程中N的迁移,并通过床层焦炭、再循环烟气射流及深度分级二次风的协同作用,实现NOx的高效脱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NOx的异相还原:针对生活垃圾在燃烧过程中N元素的析出,调控一次风喷嘴(11)喷出的空气流量,在固相床层内形成还原性气氛下的焦炭层,实现对NOx的异相还原;
(2)NOx的均相还原:针对固相床层上方气相中的NOx,利用后拱(3)和尾拱(2)上再循环烟气射流喷嘴的再循环烟气射流,引导床层表面NH3和NOx的混合,并调节气相温度及氧量,促进“自生SNCR”反应,实现对NOx的均相还原;
(3)NOx的深度还原:针对炉膛燃烧过程中N的迁移,利用二次风喷嘴喷出的空气,形成流场稳定、温度均匀的强旋燃烧,实现炉膛(I)中NOx的深度还原,并保障气相中可燃组分的燃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燃烧的温度为900-1200℃,过量空气系数为1.1-1.2;
步骤(2)中,再循环烟气取焚烧炉尾部烟气的20-30%,气相温度为25-30℃,氧体积浓度为7-10%;
步骤(3)中,二次风喷嘴的喷入角度为0-30°,入口速度为80-100米/
秒,二次风空气过量系数为0.3-0.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风喷嘴和/或再循环烟气射流喷嘴,还可以喷出增强反应活性的水;
再循环烟气和/或中加入水的比例,保障炉膛(I)气相温度在850-1100℃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61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