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单播、广播的消息传输系统和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6528.3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汪然;谢仙宝;刘娱;孙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攸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12/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程宇 |
地址: | 401336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广播 消息 传输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单播、广播的消息传输系统和传输方法,本发明包括中间转发模块,所述中间转发模块包括第一判决模块、第二判决模块、第三判决模块和第四判决模块,所述第一判决模块用于判断数据包是否符合规范,若符合规范,则调用数据发送模块,若不符合规范,则调用回传模块;所述第二判决模块用于判断符合规范的数据包是否是转发消息,所述第三判决模块用于判断符合规范且为转发信息的数据包的发送源是否存在,所述第四判决模块根据转发参数判断数据包转发类型。该方法能避免信息传输通道信息拥塞,主干网出现拥塞,和减少无用信息大量堆积在应用程序的主机上,减少内存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单播、广播的消息传输系统和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TCP/IP传送方式有三种:单播,广播,组播。单播(Unicast)传输: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需要单独的数据信道。如果一台主机同时给很少量的接收者传输数据,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有大量主机希望获得数据包的同一份拷贝时却很难实现。这将导致发送者负担沉重、延迟长、网络拥塞;为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需增加硬件和带宽。组播(Multicast)传输: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减少了主干网出现拥塞的可能性。组播组中的主机可以是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也可以来自不同的物理网络(如果有组播路由器的支持)。
广播(Broadcast)传输:是指在IP子网内广播数据包,所有在子网内部的主机都将收到这些数据包。广播意味着网络向子网主机都投递一份数据包,不论这些主机是否乐于接收该数据包。然而广播的使用范围非常小,只在本地子网内有效,因为路由器会封锁广播通信。广播传输增加非接收者的开销。
针对小众领域的主机内的应用程序,没有拒收消息的权利,只用广播或者组播的信息传输方式,会加大整个信息传输通道的压力,容易造成无用信息的堆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持单播、广播的消息传输系统和传输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支持单播、广播的消息传输系统,包括中间转发模块,所述中间转发模块与发送源之间通过面向连接的方式打开套接字,从而将发送源的数据传输到接收源;所述发送源与中间转发模块包括一个中间转发程序和多个应用程序,中间转发程序和应用程序通过面向连接的TCP/IP协议打开套接字,并通过它传输原始数据流。
所述中间转发模块包括连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一判决模块,所述连接模块用于接收发送源的心跳包,确定发送源的类别以及当前运行状态;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发送源的数据包,并分别对其进行拆包分析,获取转发参数;第一判决模块,用于判断数据包是否符合规范,若符合规范,则调用数据发送模块,若不符合规范,则调用回传模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符合规范的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源,所述回传模块将数据不能发送失败的原因回传给发送源。
进一步,所述中间转发模块还包括第二判决模块,所述第二判决模块用于判断符合规范的数据包是否是转发消息,如果是,则根据转发参数向发送源传输数据,如果不是,则结束数据传输。单个应用程序先连接中间转发程序,并不间断地向中间转发程序发送心跳数据包。所述心跳数据包标识该应用程序的类别以及当前运行状态,其中类别用心跳数据包中的源模块中的代码表示,运行状态用心跳数据包中的任务数表示,当心跳数据包中的任务数为255时表示暂停接收数据,其他任务数表示可接收数据。
进一步,所述中间转发模块还包括第三判决模块,所述第三判决模块用于判断符合规范且为转发信息的数据包的发送源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判断发送源是否拒收,如果不拒收,则根据转发参数向发送源传输数据,如果拒收,则调取回传模块。应用程序间不直接通信,通过中间转发程序进行通信,即发送源程序先向中间转发程序发送信息流,中间转发程序根据信息流指定的目标类型及转发类型向目标类接收程序进行单播或广播传输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攸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攸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6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