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蔗田和玉米地芽前芽后均适用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7198.X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1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易芬远;卓民权;韦茂春;王超;余青云;杨淑兰;覃沛;卢秋影;方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三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8 | 分类号: | A01N47/38;A01N37/20;A01N47/36;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黎华艳;裴康明 |
地址: | 5321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蔗 玉米 芽前芽后均 适用 除草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田和玉米地芽前芽后均适用的除草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活性成分组成:噻酮磺隆1~40份、烯草胺1~60份、吡氯黄隆1~50份。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甘蔗生长安全,且该组合物性能稳定、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田和玉米地芽前芽后均适用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目前,我国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杂草危害是制约我国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病害,华南地区玉米田的主要优势杂草包括马唐、牛筋草、稗、胜红蓟、香附子、臭矢菜、野花生、粟米草、马齿苋、空心莲子草、青葙,其中牛筋草、胜红蓟、香附子,均为难防杂草。
甘蔗是我国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种植国之一,种植范围分布于江南大部分地区。甘蔗田杂草多达百种,常见的一年生杂草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胜红蓟、千金子、野燕麦、画眉草、稗、藜等,多年生杂草有狗牙根、双穗雀麦、香附子、刺儿菜、小飞蓬、芦苇、白茅等。
除草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的劳动量,近年来我国在甘蔗田和玉米地均大面积使用除草剂,但是,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除草剂毒害现象,目前迫切需要对甘蔗及玉米安全、环保、高效的除草剂产品。
噻酮磺隆属于磺酰氨基羰基三唑啉酮类(SCT)除草剂,为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具有内吸性,药剂能够通过植物根部和叶片吸收,能够通过土壤封闭、苗后早期茎叶以及遇水激活的三重除草机制提供稳定的除草效果。噻酮磺隆可开发为玉米田播前、播后苗前或苗后除草剂。噻酮磺隆英文通用名称thiencarbazone-methyl,CA登记号:317815-83-1,化学名称:甲基4-[(4,5-二氢-3-甲氧基-4-甲基-5-氧代-1H-1,2,4-三唑-1-基)羰基磺酰胺]-5-甲基噻吩-3-羧酸酯,分子式:C12H14N4O7S2,分子量:390.4,其结构式为:
烯草胺属于氯乙酰胺类内吸性除草剂,通过抑制长链脂肪酸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最后杂草枯死。芽前或芽后早期用于防除玉米和大豆田的稗草、马唐和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以及反枝苋、藜等阔叶杂草。烯草胺英文通用名称pethoxamid,CA登记号:106700-29-2,化学名称:2-氯-N(2-乙氧基乙基)-N-(2-甲基-1-苯基丙-1-烯基)乙酰胺,分子式:C16H22ClNO2,分子量:295.8,其结构式为:
吡氯黄隆,别名氯吡嘧磺隆,作用于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支链氨基酸的结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和植物生长。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茼麻、苍耳、曼陀罗、豚草、反枝苋、野西瓜苗、蓼、马齿苋、龙葵、决明、牵牛花等。吡氯磺隆英文通用名称:Halosulfuron-methyl,CA登记号:100784-20-1,化学名称:3-(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1-甲基-3-氯-4-甲氧基甲酰基吡唑-5-基)磺酰脲,分子式:C13H15ClN6O7S,分子量:434.81,其结构式为:
目前还未见三种不同作用机理和杀草谱的除草剂混合使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田和玉米地芽前芽后均适用的除草组合物,该除草组合物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甘蔗生长安全,且该组合物性能稳定、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三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三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71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