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管材缠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8164.2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春;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银涛玻璃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33/44;B29C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邱雨家 |
地址: | 443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管材 缠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管材加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玻璃钢管材缠绕装置,包括放纱装置、缠绕装置和脱模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使纱束沿平行于芯模轴向往复移动的缠绕小车和用于驱动芯模旋转使纱束缠绕在芯模表面的驱动部,所述芯模由多个截面为弧形模板组成,各弧形模板的弧形表面始终位于同一圆周上,各所述弧形模板均与脱模装置连接,通过缠绕小车往复运动,同时芯模在驱动部的驱动下高速旋转,使纱束均匀缠绕在芯模的表面,纱束缠绕后固化成型,得到玻璃钢管道,再通过脱模装置使固化后的玻璃钢管的内壁与弧形模板的弧形表面分离,从而实现自动脱模,脱模过程简单,无需外力敲击捶打,不会对产品造成损伤,且脱模效率高,人工劳动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管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钢管材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钢管道是一种轻质、高强、耐腐蚀的非金属管道,在玻璃钢管的生产中,将连续纤维砂束或布带牵引到缠绕小车上,缠绕小车沿芯模轴向往复运动,同时芯模绕轴线匀速转动,最终使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均匀、稳定、连续的缠绕在绕轴线转动的芯模上,缠绕完成,待树脂固化后,脱去芯模即可获得玻璃钢管道,现有的玻璃钢管道在进行脱模时,需要将玻璃钢管道与模芯一起从生产设备上拆卸下来,然后再进行脱模操作,工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而目前,现有玻璃钢制品脱模方法主要包括:1.顶出脱模:在模具上预埋顶出装置,脱模时转动螺杆,将制品顶出;2.压力脱模:模具上留有压缩空气或水入口去脱模时将压缩空气或水压入模具和制品之间,同时用木锤和橡胶锤敲打,使制品和模具分离;3.大型制品(如船)脱模:借助千斤顶、吊车和硬木楔等工具;4.复杂制品可采用手工脱模方法:先在模具上糊制二、三层玻璃钢,待其固化后从模具上剥离,然后再放在模具上继续糊制到设计厚度固化后很容易从模具上脱下来;以上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实现脱模,但是在脱模的过程中容易对玻璃钢产品造成损伤,且脱模效率较低,人工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钢管材缠绕装置,具有适应性好,成本低,脱模过程简单,无需外力敲击捶打,不会对产品造成损伤,且脱模效率高,人工劳动小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玻璃钢管材缠绕装置,包括使浸胶的纱束导出的放纱装置、使纱束缠绕在芯模上的缠绕装置以及将缠绕完成的玻璃钢制品与芯模分离的脱模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使纱束沿平行于芯模轴向往复移动的缠绕小车和用于驱动芯模旋转使纱束缠绕在芯模表面的驱动部,所述芯模由多个截面为弧形模板组成,各弧形模板的弧形表面始终位于同一圆周上,各所述弧形模板均与脱模装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浸胶的纱束从放纱装置上导出并由缠绕装置均匀缠绕在芯模上,缠绕过程中,缠绕装置中的缠绕小车沿芯模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同时芯模在驱动部的驱动下高速旋转,使纱束均匀缠绕在芯模的表面,纱束缠绕后固化成型,得到玻璃钢管道,再通过脱模装置将玻璃钢管道从芯模分离下来,脱模装置通过减小各弧形模板的弧形表面所在的圆周直径,使固化后的玻璃钢管的内壁与弧形模板的弧形表面分离,从而实现自动脱模,脱模过程简单,无需外力敲击捶打,不会对产品造成损伤,且脱模效率高,人工劳动小。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模装置包括中间杆和移动套管,所述中间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杆由驱动部驱动旋转,所述移动套管有两个且分别套设在中间杆的两端,所述移动套管与中间杆滑动连接,所述中间杆两端的外壁上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分别位于两移动套管相对的一侧,所述限位部垂直于中间杆的外壁向外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银涛玻璃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银涛玻璃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8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