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水处理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8355.9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1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卢惠娟;曹志春;徐文翔;是欢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振邦化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毛洪梅 |
地址: | 2131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水处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水处理剂,水葫芦叶柄切成5至30厘米长度,放入70至90℃烘箱9至11小时,粉碎得到粉末材料置入水溶液中进行浸泡2至6小时,然后过滤烘干粉碎,得到预处理的水葫芦粉;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为原料,过硫酸钾、亚硫酸钠为引发剂;通过水浴升温至30至40摄氏度反应0.5至1.5小时;再升温至50至60摄氏度反应0.5至1.5小时;最后升温至65至75摄氏度反应1至3小时,得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将S3步骤中得到的液体产品放在90至110摄氏度烘箱中18至22小时,粉碎研磨成粉末;将S2步骤中所得到的水葫芦粉和S4步骤中获得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即获得目标产品;本发明不仅可降低蓝藻治理成本,且可治理蓝藻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水处理剂。
背景技术
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大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过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随着人类活动进入自然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是水体中常见的一种藻类,有漂浮性及藻臭味。夏季来临时,蓝藻可在富营养化的水体的表层大量悬浮或堆积,会造成水体缺氧和鱼类大量死亡,而且蓝藻死亡分解后会对水体造成更大的污染。
目前治理蓝藻危害的常用方法有:1、用人工打捞的方法清除蓝藻;2、设置人工围栏加以阻隔;3、投放鱼类、螺蛳和贝类等食藻动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化;4、泼洒生物制剂。
上述方法治理小水体中的蓝藻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则十分有限,究其原因是:蓝藻藻体较小,繁殖快,多悬浮于水体表层,岸边堆积的蓝藻可以被打捞,而分散于水中的蓝藻则打捞效率极低或根本无法打捞。围栏和投放鱼类等方法虽然对水体生态修复和减少蓝藻数量十分有利,但投入资金多,实施难度大,抑藻、除臭效果并不理想。单纯泼洒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并不能抑制蓝藻的生长,也不能消除蓝藻臭味。现有的蓝藻治理方法投资极大,但效果却事倍功半,因此现有的蓝藻治理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水处理剂,不仅可降低蓝藻治理成本,且可治理蓝藻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水处理剂,其具体生产工艺如下:
S1、采集新鲜的水葫芦,取水葫芦叶柄,并将叶柄切成5至30厘米长度,放入70至90℃烘箱9至11小时,然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水葫芦粉末材料;
S2、将得到的水葫芦粉末置入水溶液中进行浸泡2至6小时,然后过滤烘干粉碎,得到预处理的水葫芦粉;
S3、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为原料,过硫酸钾、亚硫酸钠为引发剂;
通过水浴升温至30至40摄氏度反应0.5至1.5小时;
再升温至50至60摄氏度反应0.5至1.5小时;
最后升温至65至75摄氏度反应1至3小时,得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S4、将S3步骤中得到的液体产品放在90至110摄氏度烘箱中18至22小时,粉碎研磨成粉末。
S5、将S2步骤中所得到的水葫芦粉和S4步骤中获得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即获得目标产品。
优选的,S1步骤中,采集新鲜的水葫芦,取水葫芦叶柄,并将叶柄切成10厘米长度,放入50℃烘箱10小时,然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水葫芦粉末材料
优选的,S2步骤中,将得到的水葫芦粉末置入水溶液中进行浸泡4小时,然后过滤烘干粉碎,得到预处理的水葫芦粉
优选的,S3步骤中,通过水浴升温至35摄氏度反应1小时;再升温至55摄氏度反应0.1小时;最后升温至70摄氏度反应2小时,得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振邦化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振邦化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8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感应线性位移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