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8648.7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2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辉;李海波;徐福通;卢景景;李彦恒;张传庆;高阳;胡明明;崔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10;E21D9/12;E21C37/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狄宗禄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微爆联合TBM破岩装置。它包括刀盘机构、钻机安装机构和CO2爆破装置安装机构;钻机安装机构和CO2爆破装置安装机构布置在刀盘机构上;钻机安装机构钻进岩壁形成的钻孔的封闭端呈柱形结构、开口端呈锥形结构;安装CO2爆破管时,CO2爆破装置安装机构的锥形密封垫安装在钻孔的开口端;刀盘机构安装在TBM主轴承上;支撑架上安装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位于刀盘机构后方。本发明具有可实现连续施工、施工效率高,破岩效果好,安全性高,适用于硬岩、极硬岩的隧道掘进施工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复杂地质条件TBM隧道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CO2微爆联合TBM破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对不同环境下,硬岩、极硬岩TBM隧道掘进机的施工效率和施工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城市硬岩极硬岩开挖时,城市地表爆破振动控制要求高,以及传统炸药爆破对使用条件、使用环境、日常管理等方面要求高,不宜采用雷管钻爆法,同时单一TBM滚刀破岩磨损快,换刀频次高,经济效果差。此外,针对部分硬岩分布范围较广,生态环境扰动要求标准高的TBM 隧道施工,低振动、高效率的施工方式仍是TBM隧道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CO2爆破施工的技术逐渐发展成熟,爆破开挖采用液态CO2相变致裂技术,爆破过程无火花外露、无需验炮、操作简便、其运输储存和使用获豁免审批,提高了施工效率。
且现有技术在破岩后,会导致掌子面不平整引起、从而引起密封的问题,导致CO2爆破装置的密封垫并不能很好地与掌子面的钻孔进行密封,影响后续爆破管的安装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钻孔密封问题的结合TBM破岩和CO2爆破的装置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CO2微爆联合TBM破岩装置,CO2爆破装置的密封垫很好地与掌子面的钻孔进行配合密封,可实现连续施工、施工效率高,破岩效果好,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硬岩、极硬岩的隧道掘进施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O2微爆联合TBM破岩装置,包括刀盘机构、钻机安装机构和CO2爆破装置安装机构;
钻机安装机构和CO2爆破装置安装机构布置在刀盘机构上;钻机安装机构钻进岩壁形成的钻孔的封闭端呈柱形结构、开口端呈锥形结构;安装CO2爆破管时,CO2爆破装置安装机构的锥形密封垫安装在钻孔的开口端;
刀盘机构安装在TBM主轴承上;
支撑架上安装皮带输送机;
皮带输送机位于刀盘机构后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刀盘机构包括正刀盘和侧刀盘;
侧刀盘位于正刀盘外周;
钻机安装机构和CO2爆破装置安装机构交替布置在正刀盘上;
机械刀具布置在正刀盘上;
侧刀盘上安装侧边刀、螺旋边刀和排渣口;
排渣口设置在侧边刀与螺旋边刀之间;
排渣口邻近设置在螺旋边刀前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侧边刀与侧刀盘呈倾斜设置;侧边刀倾斜向上突出、超出刀盘直径一定距离;
螺旋边刀呈犁形螺旋状;
排渣口呈倾斜设置、且位于皮带输送机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8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硬线输出电路
- 下一篇:一种单面毛巾提花机的针盘高低调节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