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排序映射的直通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8734.8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4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詹晋川;罗仁昌;袁结全;莫小妮;肖清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9/06 | 分类号: | H04L69/06;H04L4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梦蝶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排序 映射 直通 数据传输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排序映射的直通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利用直通传输,可优先发送数据,具有低延迟,无等待的优点,将数据快速的处理并发送出去。本发明采用报文排序和校验计算,将每个报文独立化,易于数据报文识别,并给出正确的应答序列,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本发明采用排序映射缓存方法,可准确、直观的将数据报文与物理存储空间关联起来,将序号的独立性体现在物理存储的地址上。本发明采用高效应答机制,采用间隔应答和数据无等待传输方法,可实现数据传输的高效性,极大的降低了应答等待时间和应答对物理链路的占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排序映射的直通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链路的不稳定以及噪声的叠加,链路上始终会存在数据传输错误和丢失的情况,为了增加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一般都会使用应答等待的方法来确保数据完整可靠。目前大多数的应答机制,在等待应答报文时,主机会处于等待状态,不发送数据,这样极大的浪费了物理链路的带宽;另外还有些技术在应答时都是对单个数据报文进行应答,链路上会传输很多的应答信息,应答报文极大的占用了传输信道,降低了有效数据的传输效率。随着高速传输系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应答机制存在越来越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排序映射的直通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排序映射的直通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直通传输模块、报文排序模块、校验计算模块、高效应答模块、排序映射存储模块、超时检测模块以及发送接收模块;
所述直通传输模块、报文排序模块、校验计算模块、高效应答模块、超时检测模块以及发送接收模块依次连接,所述校验计算模块分别与超时检测模块、排序映射存储模块以及发送接收模块连接,所述排序映射存储模块与报文排序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通传输模块用于接收上一级传输的数据报文,并将接收的数据报文依次发送至报文排序模块,无需等待上一级的数据报文全部接收;所述报文排序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数据报文依次排序,并将其传输至校验计算模块和排序映射存储模块中;所述排序映射存储模块用于将数据报文按序号字段与存储空间的物理空间地址关联;所述校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报文序号从存储空间的物理空间地址中选择需要输出的数据,并将其传输至高效应答模块中;所述高效应答模块用于在下一级的应答报文未超时之前,将选择的报文数据依次且连续地传输至超时检测模块;所述超时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下一级的应答报文返回是否超时,并在超时后传输重发信号至校验计算模块;所述发送接收模块用于将数据报文传输至下一级,接收应答报文以及超时后将对应报文的应答序号传输至校验计算模块进行重发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直通传输的形式,且设置有高效应答模块,提高了传输数据的效率。并且使用超时检测模块对应答报文进行检测,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一种基于排序映射的直通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上一级发送的数据报文,并使用直通传输方法将数据报文进行传输;
S2、将接收的数据报文进行排序,并给每个数据报文添加序号字段,所述每个数据报文的序号字段相比于前一个数据报文的序号字段进行加1操作;
S3、根据排序后的序号字段,利用排序映射缓存方法将数据报文存入对应的存储空间中,将序号字段与存储空间的物理空间地址关联;
S4、选择输出的数据,并进行校验计算,在数据报文的尾部添加校验字段;
S5、使用高效应答机制将添加了校验字段的数据报文发送至下一级;
S6、检测在规定时间内是否有下一级传输的应答报文返回,若是,则完成数据传输,否则重新发送报文,并进入步骤S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8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