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源端补偿的光纤时间传递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8809.2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4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成;刘涛;陈法喜;张首刚;赵侃;李博;刘博;郭新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H04B10/25;H04J3/06;H04J14/02;H04J14/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6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补偿 光纤 时间 传递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源端补偿的光纤时间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端设备,所述源端设备包括:
可变延迟器,所述可变延迟器设置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可变延迟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待传递的时间信号;所述可变延迟器用于对输入的时间信号进行超前时延补偿;
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激光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可变延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器的输出端用于发射波长为λ1的激光信号;
压控振荡器,所述压控振荡器设置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设置有动端a、动端b和不动端;所述动端a与所述第一激光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动端b与所述压控振荡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
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二激光器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二激光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激光器的输出端用于发射波长为λ2的激光信号;
第一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激光器发射的波长为λ1的激光信号和所述第二激光器发射波长为λ2的激光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远程端设备反馈的波长为λ2的激光信号并输出;
第一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输出的远程端设备反馈的波长为λ2的激光信号;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设置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TDC芯片,所述TDC芯片设置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TDC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可变延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TDC芯片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
鉴相器,所述鉴相器设置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鉴相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压控振荡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鉴相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
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设置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TDC芯片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鉴相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可变延迟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源端补偿的光纤时间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设备还包括:
环形器,所述环形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激光器发射的波长为λ2的激光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所述环形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输出的远程端设备反馈的波长为λ2的激光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源端补偿的光纤时间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端设备,所述远程端设备包括:第二波分复用器、反射镜和第二光电探测器;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输出的波长为λ1的激光信号和波长为λ2的激光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反射镜反馈的波长为λ2的激光信号并输出;
所述反射镜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输出的波长为λ2的激光信号并反馈输出波长为λ2的激光信号;
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输出的波长为λ1的激光信号并输出时间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源端补偿的光纤时间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与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通过光纤链路相连接;其中,所述波长为λ2的激光信号与所述波长为λ1的激光信号在光纤链路的传输过程互不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88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