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歼击机自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9023.2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汉东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D45/04;B64D17/80;B64D29/02 |
代理公司: | 河南商盾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99 | 代理人: | 谷利平 |
地址: | 46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歼击机 自保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歼击机自保技术领域,具体为歼击机自保方法,包括前升力扇、后升力扇、降落伞、防撞气囊、封闭板和液压杆,所述前升力扇和后升力扇设置在歼击机的机翼根部上,所述降落伞设置在歼击机的上方,所述防撞气囊设置在歼击机的下方,所述封闭板转动连接在歼击机的机翼上,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与封闭板转动连接,且所述液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歼击机的机翼上。该歼击机自保方法,可避免机毁人亡的事故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歼击机,减小经济损失,并且可控制歼击机的坠落地点,保护地面人员的安全,不影响歼击机机翼的空气动力学,保证了歼击机的灵活性,使多个设备由不同的蓄电柜操控,避免单个蓄电柜损坏,整个系统瘫痪的问题,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歼击机自保技术领域,具体为歼击机自保方法。
背景技术
歼击机是用于歼灭敌方飞机和其他空袭兵器的飞机,亦称战斗机。具有火力强、速度快、机动性好等特点,是航空兵空中作战的主要机种,也可用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歼击机在实战或者演练中,可能会因为一个小故障,便会导致机毁人亡惨状发生,例如:2010年12月,东海舰队一架歼7战斗机因发动机停车坠毁;2013年4月,山东荣城训练中,空军一架苏27战斗机因发动机停车机毁人亡;2017年5月,中俄联合军演中,一架歼10战斗机,因发动机停车,机毁人亡。
无论是歼击机,还是飞行员,任何一方遭遇事故,都是国家巨大的损失,而在实战或者演练中,无法保证战机不受破坏,对于整个战机遭到破坏,那就自不待言,但如果仅仅是发动机或战机其他方面遭到较小的破坏、损伤,便导致机毁人亡的事故,后果令人十分的痛惜,从而急需设计出一种歼击机自保方法,在实战或者演练中,若是歼击机发生较小的事故,能够有效保护歼击机和飞行员,可最大限度减轻和避免机毁人亡悲剧发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歼击机自保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歼击机自保方法,包括前升力扇、后升力扇、降落伞、防撞气囊、封闭板和液压杆,所述前升力扇和后升力扇设置在歼击机的机翼的根部,所述降落伞设置在歼击机的上方,所述防撞气囊设置在歼击机的下方,所述封闭板转动连接在歼击机的机翼上,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与封闭板转动连接,且所述液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歼击机的机翼上。
可选的,所述前升力扇和后升力扇的数量相同,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前升力扇对称设置在歼击机两侧的机翼根部,两个所述后升力扇对称设置在歼击机两侧的机翼根部。
可选的,所述前升力扇位于后升力扇的前侧,且所述前升力扇的直径小于后升力扇的直径,所述前升力扇的功率小于后升力扇的功率。
可选的,所述前升力扇转动连接在歼击机的机翼根部,并且连接处设置有伺服电机,歼击机尾部的竖状机翼上设置有与所述前升力扇结构相同的推力扇。
可选的,所述前升力扇、后升力扇和推力扇采用铝钛合金材质制造。
可选的,所述前升力扇、后升力扇、降落伞、防撞气囊分别连接在歼击机上的多个蓄电柜内。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歼击机自保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歼击机自保方法,通过设置前升力扇、后升力扇和降落伞,歼击机发生故障后,在前升力扇、后升力扇和降落伞的协作下,减缓歼击机的下坠速度,从而避免了机毁人亡的事故发生;
2、该歼击机自保方法,通过在歼击机的底部设置防撞气囊,歼击机下坠过程中,防撞气囊增大阻力,减缓下坠速度,歼击机接触地面时,对歼击机进行缓冲,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歼击机,减小经济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汉东,未经孙汉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